第348部分 (第2/4页)

权,一定不会出现以前的情况了。而且你们也应该听说了现在辽东的不利局面,说句自大的话,现在整个朝廷,能够去而立刻改变那里局势的,也只有我一人了。难道我能为了一己的安危而置我大明的天下和边疆的十多万将士的生死于不顾吗?”

两女相互看了一眼,最终齐齐点头道:“我们明白了,相公你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去辽东的,我们不会再有怨言了。”话虽然这么说,但两女面上的担忧却没有丝毫减少。

唐枫知道要两女就此不担心也是不现实的,便岔开了话题道:“好了,今天不是为我洗尘的吗,咱全家人就应该高高兴兴的。我还要多敬两位贤妻几杯,以后一段日子,还要靠你们来操持家务,教导子女呢。”说着他又把克满也给抱了过来,逗着两个才刚能听懂几句话的小家伙,使他们咯咯地笑了起来。

孩子们的笑声,使得堂上有些悲伤的气氛冲淡了,两女也知道这是朝廷的意思,其实丈夫也没了拒绝的可能,便强打起了精神和他说笑了起来,多说的是孩子们成长时的趣闻,这让唐枫心里备感温暖。

团圆的一夜很快就过去,在次日四更,柳慧就把丈夫给叫醒了过来。因为今天一早,早朝之后,他就要去宫中和当朝的许多官员进行廷辩,为开海禁争取到更多的力量。对此唐枫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这可是关系着整个大明未来兴衰的大事,他必须要说服群臣,从而使大明走上另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如果是大明中间的时间点,或许因为自己尚能自足而无法改变延续了百年的祖训,但是在如今这个即将大乱的时代里,唐枫却有着足够的信心,来改变这已经描写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坚持。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唐枫大步来到了皇宫门前,只等着早朝的结束……

第595章 廷议开海

早朝结束,崇祯便把内阁成员和六部的尚书给留了下来。虽然几位大臣还不清楚皇帝有什么事情要与自己商量,但却也明白如今大明局势危急且多变,是应该为君分忧。

待到请几人各自坐下后,崇祯才道:“各位爱卿,想必你们对我朝廷现在的窘境也了然在胸了吧?这几年来虽然朕与各位都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可是却敌不过天意。我大明内有天灾,使得百姓不能自足,外更有金人时常虎视在侧,实在是难让人心安。此遭更是出现了金人连下我辽东数城之事,你们以为当如何应付眼下的局势啊?”

众臣子都面露忧色,若只是内部的不靖,他们还能提出一些建议,可是有金人的事情在,他们这些文官却也有些束手无策了。而且他们也都知道辽东的情况并不止皇帝所说的那样,那里的官兵因为军饷一直不能到位,也已渐生他心。

见众臣都没有回答,崇祯又继续说道:“如今我大明国库几已耗尽,而各地又多是受了灾的,朕实在是不想再给百姓增加负担了,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个问题就更是为难在场的众臣子了,半晌之后,首辅温体仁上前一步道:“臣愧对皇上,忝为内格首辅,东阁大学士却不能为皇上解此忧难,还请皇上责罚。”其他的臣子见状,便也一个个站起了身来,与温体仁在一起行皇帝下跪道:“臣有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和重用,实在是惭愧万分。”

看他们都下跪认错,崇祯心里也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似乎真的只有走那一条路了。微一顿后,他才开口道:“诸位爱卿都平身吧,朕明白你们对朝廷的忠心,这也怪不得你们。只是现在国家有难,却不得不找出一个能尽快解决国中钱粮短缺的办法来。为此,朕已经与人商量了,也得出了一个最妥善的办法。”

“皇上竟已经有了解眼下燃眉之急的办法?”众臣子都用惊讶地眼神看向了高高在上的崇祯,却发现他很是笃定的模样。君无戏言,何况是此等事关大明未来的大事上,他也没有编谎话的理由。所以在一阵沉默之后,温体仁率先问道:“敢问陛下,这却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呢?是否会对百姓有所不利啊?”

“此法不但不会盘剥百姓,甚至还能使百姓也富起来。至于究竟是什么法子,就让他当着各位爱卿的面自己来说吧。”崇祯说着看了身边的内侍一眼吩咐道:“请安平侯来奏对!”

“圣上有旨,安平侯觐见!”“圣上有旨,安平侯觐见!”……一声声的内侍请见之声传了出去,不一会工夫,早就等在宫外的唐枫就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

唐枫知道,这一次的廷议关系着大明的将来,甚至是整个汉民族的未来,所以虽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他也强自稳定了下来。今天,他不能败,只能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