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解释,您就已经猜出大概了。”木艾也来到近前,三个人就在门口重新找了座位坐下。

木艾接着解释她的新结构,“周老,我是南方人,不习惯咱们这里的气候,恐怕冬季严寒难耐,所以才冥思苦想,琢磨出这个办法,我为它取名地热。看着图纸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我们平日常踩着的青石地面下,搭建一些烟道。冬日里,在旁边的耳房,或者经由灶间烧火,烟气在底下绕行,最终通过烟囱排出。这样屋内由地面散出热量,就不必放火盆取暖。这样的地热,我想在东西厢房、正房,跨院,每栋房子里都建造一间。另外,如果是贫苦之家,可以把这地热建得和平日的木床一样高,晚间歇息时,铺上被褥就可睡觉,应该比床铺要暖和许多。当然,具体怎么建造,到时候还要周老修改指正,在下毕竟是个外行。”

老爷越听他说,眼睛越亮,“好,好,木公子真是好灵巧的心思,老夫佩服之极。今日就大胆应下木公子的差事了,如若真能亲手建成这地热,以后这北方百姓冬日就不必挨冻了。”

木艾听他第一个提及普通百姓的寒暖,丝毫未在意自己的佣金,心里更加尊敬这个睿智慈祥的老人。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再谈买卖

老爷子和肖恒又打开了第三幅图纸,两个人微微一愣,这张图严格说起来,不能算是图纸,如果说是画作会更为贴切些。这是一座背靠西方的砖质房屋,尖顶房盖,其上没有铺灰瓦,只是覆了厚厚一层茅草。房子正面有四根立柱,撑着前廊,稍微靠里侧,也只是砌了几窄墙,空处则装了几扇微微敞开的红木门,隐约能看见里面的桌椅摆设。房子右侧还建了一座不大的凉亭,四面中空,也是茅草尖顶。只在离地面半米高处铺了层木板。左面没什么奇特的,就是一面普通的围墙。而这房子、凉亭、围墙的中间空地,挖了一口青砖铺底的水池,里面养了大群的红色游鱼,水池边有条石头小路,路边又栽种了几丛灌木。配上橘黄色的灯光,真是一幅悠闲雅致的安居之处啊。

过了好半晌,肖恒和周老才从这副画里收回心神。

“真是太逼真了,老夫本以为木公子只是心思灵巧,没想到,画作也是如此出色。这副画,任谁看了都会想要立刻住进去。而且这屋子结构虽然有些简单,但是,却也少了雕琢的匠气,实乃朴实大气之所。”老爷子连连夸赞,肖恒也跟着点头,一脸的激动艳羡,“木兄弟这是用什么颜料画成的,颜色如此自然,愚兄今日真是开了眼界。这是木兄弟想要建造的另一所房子吗?真是让人看了就想进去歇息一下的好住处。”

“肖兄,周老,太过赞誉了。前面的图纸只有两进院子,我想把第三进建成画上的样子,当做夏日里常住消暑之处。周老,不知这样安排是否可行?”

“当然可行。”老爷子低头思索了一下,“木公子,现时大多宅院都是取青石和方木建造的,较红砖要坚固耐用许多。不知,木公子是要整座都是砖质,还是只有这第三进如此?”

“前两进和围墙全都和别家一样用青石,但是,屋内隔断要用砖质。而第三进,不管里外全用砖质。劳烦周老估算一下,这样建下来,需要多少银钱,在下也好做到心中有数。”木艾把要求细细说给老爷子听。

老爷子低头掐指细算,说道,“老夫比照以往建造的宅院估算,这样一座宅院只需六百两银,但是木公子加进了地热,就要多费些银钱,但是有八百两银也足够了,加上雇佣帮工之人所需工钱、吃食用度,全算进去怕是要超一千两银。当然屋里家具摆设您还要另找人打造,银钱也另算。”

木艾点点头,心里烦闷,这盖个房子真繁琐,如果是现代找个工程队包出去就好了。

肖恒以为他是在为银钱烦恼,马上接口说,“木兄弟,银钱方面不必多担心,不管缺多少,直管到愚兄这里来取就是。”

木艾笑着谢了他,“谢肖兄慷慨,小弟暂时不缺银钱,只是在烦恼建房子如此繁琐,恐怕要忙乱好些时日了。”

肖恒听了就是一笑,刚想要说,他可以派个管事去帮忙张罗,又想起这木兄弟如此神秘,想来是不欲与人多接近,贸然说要借人与他使,恐怕他会多心。只得出声安慰,“建宅子是很繁琐,但是,等建成之日,住进新屋子,木兄弟的劳累就得到回报了。”

“肖兄说的是。”木艾点头回答,又转向周老,“周老,那在下的宅院就劳烦您了,至于佣金方面,在下必会让您满意。只是有一点,时间上可能有些急,需要尽早开工才好。不知周老这里能否迁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