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仓皇逃掉。

这件事情披露出来之后,在当地引起了极大反响,人们不明白这些花一样的少女为什么竟会如此残忍凶狠和无情。

小刀割脸、烟蒂烧胸、裸体羞辱,这些在地摊文学和影视中所见的性格变态的歹徒行为,竟会发生在几个尚未成人的花季少女的施暴中,这给人们带来的震惊和冲击实在太大了。

这种让人震惊和羞辱的冲击仅仅是个别的吗?

真希望是个别的!

可现实却是那么无情。我们的媒体上此类报道接二连三,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和听到的此类事情也绝非独一无二。是我们的媒体在无中生有吗?还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看错、听错了?

没有!媒体没有无中生有,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也没有看错和听错。这种让人不愿相信、让人感到焦虑和羞愧的事情,就像脓疮一样伴随着我们部分青少年的成长。

2004年3月20日中午,某校15岁的初二学生小童,放学后与几个伙伴在中南街拦住了另一中学的学生高某。他们将高某劫持到一酒吧,点来酒菜。酒足饭饱后,几个中学生便开始对仍饿着肚子的高某凶残施暴,拳打、脚踢、抽耳光、灌污水、刀砍、威逼……极尽凶残与狠毒。

高某遭受毒打摧残的原因,只是他和小童的一个“仇家”是好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这群不满15岁的孩子对中国的这句古训的理解可是胜过“先贤”啊!

只是这种理解和行为让人心里感到揪痛。

又如,2003年7月6日,某市几名少年疯狂地殴打一不听话的同伴,认为同伴背叛了他们,用极为残酷的手段把同伴殴打致死,又抛尸于河里,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

够了够了,不能再列举了。

在素质教育喊了多年的今天,仍不断出现这种视别人尊严和生命为儿戏的青少年犯罪,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不足,不能不说明我们的基础道德教育亟须加强和改进,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马加爵:当代青年永远的痛(1)

在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过去两年多后的今天,2006年5月下旬,一部名为《马加爵》的DV短剧陆续在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等青岛各大高校上映,并引起极大反响。据报道《马加爵》公映首日,有人沉思也有人落泪。

这部片长60分钟、由青岛大学商学院一名大四学生自费编导的短剧,以不乏“创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过于善良、在校园里倍受欺凌的“老马”的形象。据当地媒体称:“当看到小人物‘老马’的悲惨遭遇时,许多同学禁不住连声叹气。而当心理崩溃的马加爵举着锤子恶狠狠地砸向室友时,观众在惊叫、掩面之余,陷入了沉思。”

DV短剧《马加爵》的形象似乎有些被颠覆了,他仿佛成了一个受害者,在校园经常被人辱骂、戏弄。室友在玩游戏,喝令他去打水;大冬天,室友出两元钱让马加爵帮自己洗衣服……显然,短剧中“马加爵”的经历是与现实有相当大的出入的,但它却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这是为什么?

让我们还是先回到两年前,看看那个血腥事件的真相。

据新华社报道:2004年3月15日晚8时许,随着公安部公开通缉的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落网,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4名学生被害案正式告破。2月23日13时许,4名学生被发现死在该校学生公寓6栋317室里。案发后,云南省公安厅和昆明市公安局立即派出侦查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法医检验表明,4名被害学生系被钝器打击致死,死亡时间在案发前5~7天,即2月16日~18日。公安部门从现场遮盖尸体的报纸粘附的胶带纸上提取到一枚犯罪分子遗留的血指纹。血指纹与死者所在宿舍学生马加爵左手拇指指纹一致,且调查发现,案发前马加爵行为反常,并已于2月16日21时后失踪,遂认定马加爵为此案重大犯罪嫌疑人。

据介绍,马加爵于1981年5月4日出生,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身高米左右,性格孤僻,性情粗暴,爱好打牌、上网和看黄色及武打录像,逃跑时随身携带两名被害人身份证。公安部于2月24日发出A级通缉令,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查缉马加爵。3月15日晚,海南省三亚市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