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1/4页)

子,但也不能罔顾祖宗的圣言法度,把我给杀了。想到这的袁方,心反而安定了不少。

这下,事情已经很清楚了,而那袁方也很是光棍,看到了再去争辩也毫无意义,直接承认了此事。就等着你潘国涛如何处置了,想到自己和潘副帅乃是一系之人,再加自己也是有免死牌护身之人,你太子怎么了,太子就能跑到我军营里乱杀人了?

正当那潘国涛要做出决断惩戒的时候,那李玉又说话了:“潘副帅,本殿下有一事不明,还请解惑!”

李玉一言,让那潘国涛可是惊得不轻,连连起身拱手而道:“殿下,你这可是折煞于我了,您是当朝的太子殿下,乃是我大燊朝今后的国主,还有什么请不请的,能为您做事本来就是在下应该做的,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况且大帅不也在吗?你还是不要羞辱于我了。”

“客气了潘副帅。那我就问一下,为什么我来的时候,都禀明了身份和来此地的意图,为什么那守门的队正百般阻挠,就连通报都不予理睬,非说是军有军规,没有大帅赐予的通令牌,或是兵符,是不让进入军营的,而司职的真是眼前这位队正,我就问一下潘副帅,可有此事?”李玉没有说如何处理袁方,而是直接转移了话题,把众人的焦点移至于那个小小的队正身。

听到李玉的发问,那潘国涛没有思虑,不假思索的说道:“确实如此,没有诸大帅的通令牌任何人都不可出入军营,而那兵符不是出入来用的,而是调遣军队所用。殿下,还有何事要问?”

“没有通令牌不得私自出入军营,是对任何人来说的吗?”李玉还是在这个问题紧追不放。

“那是当然,即便就是我和大帅,都要持有通令牌才能出入军营。殿下你就不要在意刚才阻拦你之事了,张队正也是为了司职的本分,还望殿下你大人有大量,就饶恕了他,张队正不也是为了我们蓝旗军的护卫安全着想吗?殿下你何必纠结在这方面不放呢,何况殿下的人也打了那张队正,出了气,也就算了,不知者不怪吗?”

感情这潘国涛以为,那李玉还是在生进入军营前被阻拦的气,可那张队正虽然也有不对的地方,比如没有及时的通禀,可说道底,这样做还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好兵士,为此,那潘国涛也是极力的劝解李玉消气,好为那顶撞太子李玉的张队长说情,实乃是收买人心。

“哈哈,哪能呢,我好歹也是当朝的太子,气量怎会如此狭隘啊,况且听到潘副帅如此一说,本殿下也以为,这张队正也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好队正,应该值得赞赏,就连我都报了名号,都不畏权贵,能把蓝旗军的军纪,执行的如此到位,这可也是我李玉学习的楷模啊。”

听到李玉所言,那张队正也开始得意洋洋,心里的狂喜可是不一般,要知道能够牛叉的拦住当朝的太子不得进入军营,谁有如此大的胆子,而且这事做了之后,还能安然无恙,还能受到太子表扬,成为他所学习的楷模,哈哈,这次开是赚大发了,本来在守营的时候,只要那进入之人,给点好处费,也就算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反正又不是什么大问题,可那来之人,别说给什么好处费了,来就是对自己一顿臭骂,这哪能受得了,于是就拿出自己秉公执法的言词,后来知道了是太子,可也不能松口啊,一旦松了口不是自己扇自己嘴巴子吗?

这张队正也是在赌,赌这个前来整顿军纪的太子爷,不会因为自己的秉公执法,而为难自己的,况且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也只能是将错就错的把事情做下去了,好在,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还赚了一个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好名头,这可是比给几两银子落下的好处多的多。想到此的张队正,可是欢呼了起来。

可一旁的诸红缨开始感到不妙了,要说李玉不是一个气量狭小的人,况且就算是受了气,要报复,堂堂的一太子殿下,怎会跟一个小小的队正一般见识,也绝不会把此事抬到桌面来讲,否则这不符合李玉那为人性格和城府。再说李玉也没有吃什么亏,手下的人还打了那张队正,要说没有必要在这事翻来覆去的揪住不放,如此,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那张队正要倒霉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倒霉,李玉虽然气量不小,不是那小肚鸡肠之人,可也是一个睚眦必报之徒,这在诸红缨的眼里,可是多次得到了印证,凡是跟他做对的,只要是被这小子逮住了机会,那肯定是往死里整。想到这的时候,诸红缨兴致勃勃,知道了好戏肯定在后头。

第三卷 崭露头角宫廷斗 第九十四章 军营(20)

与诸红缨想的一样,但知道的更为透彻的于沧海,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