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闲话(代前言)

这是一本放在枕边阅读的书。

当然它也是可以在任何地方拿起来翻开的书。一则则幽默动人的经典小故事,潜隐着最震撼人心的智慧和真理。藉由这些经过精挑细选的隽永故事,激励自己,松绑生活中紧绷的心,面对玄秘复杂的生命,我们只需要简单的领悟,就能在四季流转中的每一季、每一天活得自在安逸。

其实道理从小听到大,再好的道理也往往习以为常,甚至成了耳边风、眼中钉,但是故事人人爱读,其中所蕴藏的道理,扩散出来,就成了一盏照亮人生路的灯。

正如以下的故事:

法国北部诺曼底的一个小镇,有位面包师傅常到隔壁农场买牛油,面包师傅发现每回购得公斤重的牛油块,都被人偷斤减两,而且问题一再重演。终于,忍无可忍之下,他将农场主人揪送法办。

法官问农家:“您没有磅秤吗?”

“有的。”

“您少了称重量的砝码吗?”

“我是少了几粒砝码块,重量不齐。”

“那您又如何能秤出牛油块的重量呢?”

“跟您据实禀报,法官。根本不需要砝码!”

“怎么可能?”

“事情是这样子的,当面包师傅很赏光地到农场买牛油。我也决定采购他做的面包。而且,每次就用他送来的公斤面包当作砝码,秤出等重的牛油块回卖给他。如果他不服,认为被欺诈,这不是我的错,是他的。”

你看,不需要一大篇的道理,你可以很轻易地从其中体会一些事情,也明白了行事为人的一些态度。这也就是编者的本意,让读者在故事中领略和成长,同时透过格言和点评,丰富了故事的精髓。

这本书花了许久的时间收集和整理,并用心去体悟点评,点评中蕴含了安静而专注的思想。在一片混沌不清的环境中,让自己有机会稍稍沉淀,静听心灵的声音,敏锐内在的感受,你会有更清晰的意念和信心,可以有勇气和毅力,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并且活出灿烂的生命色彩。

编者担任讲师多年,在讲课中常需要引用小故事,借以说明深奥的道理,效果非常好,经常有画龙点睛之妙,帮助许多的人得到更新和启迪。而一些颇富深意的故事,运用在儿女的教育上,也有惊人的成效,不但改善了亲子的关系,也强化了生活的规矩,更能让孩子有深刻的体验。

思想会带来伟大的力量,也会带来行为奇妙的改变。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珍贵的领悟和感受,请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枕边小品》将是最贴心的祝福,也是最好的礼物!

魏悌香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岂有难成的事

在一个农庄的角落有块难看的大石头,直径约有30厘米,高有10 厘米。

刚嫁过去的媳妇不解地问道:“我们不能把它移开吗?”

“不能,”她先生肯定地回答,“有史以来,它就在那里了。”

旁边的公公也附和道:“我想它的根一定非常深,我们祖先来这里时,它就一直住在这里,从没有人能把它移走。”

物换星移,数十年过去了,妇人的先生和公公早已过世,儿女也长大,一个个离家自立了。

有一天,妇人闲来无事,打算好好整理荒废已久的院子。她看到那块碍眼的石头,决定和石头奋战一番,就搬来大批工具,准备花很长一段时间把石头掘走。哪晓得只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一把铁铲就把石头挖起来了。

她站在原地惊愕不已,大家都深信这块石头既深且大,绝对动不了,其实也不过如此。

摩西当年率领数十万的以色列子民离开埃及,前往上帝应许他们的迦南地。在进入该地之前,他曾派了12名探子先去勘察地形及军情。然而,这些人回报了一个非常悲观的消息,其中有十个探子都说那里的居民各个高大如同巨人,相比之下,以色列人不过是小小的蚱蜢,此番前去必败无疑。以色列人为此噩耗惊慌不已,纷纷向摩西埋怨,有些人甚至准备转回埃及去了。如果不是摩西的坚持和信心,一举攻破了敌营,以色列人至今或许还在旷野流浪。

对一个缺乏信心的人而言,总以为人生的迦南地都是高大可怕的巨人,自己不过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蚱蜢,所以踌躇再三,畏葸不前。这样的人也常常习惯用放大镜看事情,把许多问题不断地扩大,让自己心生畏惧,以致处处动弹不得。

这些人根本在还没有尝试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