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般地忏悔举动令许多人丧了命。

1665年发生在伦敦的大瘟疫,同样也在英国人中造成了相似的混乱,人们以同样的狂热聆听着庸医和盲目的信众的妄语。丹尼尔·笛福说,的那时英国人被似真似幻的预言和无穷无尽的假想所包围。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幻梦和有关巫婆的传闻甚嚣尘上,简直就是独步古今,古代历书的记载和那些神秘的预言更令人们恐惧到了极点。在瘟疫发生的前一年曾有慧星出现,当时就有人警告说,饥馑、瘟疫和火灾也将相继到来。于是,当瘟疫的迹象刚一在伦敦露头,那些“热心肠”的信徒就开始在街头到处散布言论,宣称伦敦将在几天之内毁于一旦。

第三节 莫名其妙的“伦敦大洪水”

1524年,伦敦城一度被一个虚妄的预言所主宰。当时,整座城里满是卜算者与占星术士,每天来找他们算命和预卜吉凶的社会各阶层人士络绎不绝。那是因为在1523年6月上旬,一个惊人的预言在伦敦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个术士预言:1524年2月1日,泰晤士河水位将会猛涨引发大洪水,洪水将把整个伦敦夷为平地,成千上万的居民以及他们的住房将遭到灭顶之灾。盲从的人们将这个预言视如圣经一般神圣。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在千百遍重复之下,几乎所有的盲从者都对这个预言坚信不疑,甚至还有很多家庭急急忙忙收拾行装迁居到肯特和埃塞克斯两郡。

1524年年初,移民的数量在一天天地增加。就连在伦敦城里工作的人也撂下了工作,拖家带口、成群结队地步行到15英里以外的乡间去避难。上流阶层的人们也纷纷乘马车或其他交通工具来到同一地点躲避洪水。到1月中旬时分,至少有2万人逃离了伦敦——一座注定将要被邪恶摧毁的都市。许多大户人家搬到了海格特、哈姆斯戴德、布莱克海斯等地的高处去居住。另有一些人在北部的瓦尔勒姆修道院以及泰晤士河南岸的克洛伊顿搭起帐篷度日。圣·波尔索纽斯修道院院长——布尔顿,竟大手笔地教人在哈罗德山上修建了一座城堡,里面储存的物资给养足够两个月之需。

1月24日,也就是预言中的大洪水来临的前一周,布尔顿率领他的同僚和亲眷们浩浩荡荡地迁到城堡中。由马车装载着的一艘艘木船跟这人群一同到来,这些木船上还都配备有技术精湛的船手,万一洪水漫到这里,人们就可以坐在船上到的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难了。很多富裕的市民见状艳羡不已,也提出请求想留在此地避难,不过精明而富有远见的修道院长却不答应,只有他的亲友知交以及那些给他们运送食品的人才能在此居住。

终于,2月1日——决定伦敦命运的一天到来了。太阳依旧在东方升起,可骚动的人群却喧哗不休。人们早早等在高地上,观望着正在上涨的河水。他们一致断定:河水只可能慢慢地上涨而不可能突然决堤,因此当水位超过警戒线之后再转移到安全地带也还来得及。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十分谨慎的,他们认为躲到10—20英里以外才算真正的安全。自然,纵使有再多愚蠢的人在它耳边吵吵嚷嚷,泰晤士河也绝不会放在心上,它仍如往常一样静静地流淌着。潮水有规律地上涨着,到了傍晚又准时下落,就如同此前的千万年一样波澜不惊。当夜幕降临时,占星术士们的脸上苍白一片,就如同那些自认为受人愚弄的市民们的脸色一样。到了晚上,河水照旧平静,根本没有一丝想要冲破堤防卷走一切事物的迹象。然而,还是没有人敢放心大胆的去睡觉。为了避免洪水臣夜晚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悄然而至,成千上万的人留在河边等待着、观望着,一直守候到第二天天亮为止。

第二天,关于以前那个错误的预言,大大小小的预言家们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讨论。所幸,最终他们想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说辞好减轻民众的愤怒。他们称,因为一个数字的误差,使他们错误地把这次洪水的日期提早了整整1个世纪。而且,天上的星辰还在正常运行,作为同大家一样的凡人来说,他们会出这样的纰漏也算在情理当中。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当代的伦敦人是安全无虞的,大洪水冲击伦敦城的具体时间不是1524年,而是在1624年。这一宣告使波尔索纽斯修道院的布尔顿院长放心地拆除了他的“临时堡垒”。于是,一大批疲倦的“难民”们得以安全返回伦敦。

第四节 受人尊敬的预言家们(1)

时至今日,修道院院长斯丹顿嬷嬷的预言仍然为英国乡村很多地方的人所深信。在乡下,她享有极为崇高的声望,几乎是英国所有最流行的预言的权威发布者。不管哪种阶层的人,文盲也好,受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