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01

我和小花的开始源于一首歌。小花是个男人。当然,我也是。

那是台湾版的《书剑恩仇录》主题曲,电视剧烂得可以,但是歌曲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尤其是歌词。在那次网络上有口皆碑的杀人游戏结束的时候,我以此歌词的片断作为回顾发帖时,那个叫做司空摘花的家伙叫嚣道:东楼,出来喝酒罢!一起唱唱这首歌!这个回复让我惊诧,因为这么久以来似乎没人注意过这首歌,这家伙居然从只言片语里看到了这些话的出处。后来小花告诉我,他当时还在上中学,就这首歌词还曾经给金庸写了封信,遗憾的是没人给他回信;在愤怒之余,他想给另外一位武侠巨匠古龙写信,但在寻找通信地址时,别人告诉他古龙早已与世长辞,他也只有悻悻作罢。

于是就出来喝酒了。

第一次的见面似乎沉默而过于乏善可陈,原因在于小花本人远不如在网络上那么张扬和嚣张,至于是否流氓,当时在场的没有异性,所以无从考证。

应该来说,我跟小花的第一次见面没有决定什么,也并不代表了什么,但是却奠定了一件事的基础:那就是,我们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网友,而是可以用电话联络以至于出来坐坐的朋友。那次之后,我们似乎很久没有联络,直至那次可怕的疫情开始之前。

那是在我从广西回到广州后,依约到了那家赫赫有名的猎头公司就职,在我的坚持下以项目总监开始起步,但是董事长仍然指示总办按照常务副总的待遇给我准备了办公室、配车以及薪水。

我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闲散有余,激情不足。我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和了解了猎头公司的操作模式,并且以最恰当的方式切入了这个行业。我不需要坐班,只是每月要完成惊人的销售qutoa。看到其余同事每天紧张忙碌的状态,我不知自己该作何感想,我观察到这个行业看似无本生意,而且客户需求丰富。但是要命的是很多单客户不肯付出太多费用,而且往往无疾而终,或者中途变卦,又或者客户到头来在付款上耍赖打横,许多顾问也是做的欲哭无泪,并非传说中那么风光神秘。

我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啃大客户,做那些质量高的客户,虽然操作周期稍嫌漫长,但每单成交后数目可观,并且客户付款方面规矩爽快,总体来说反而稳定有效,并且容易做出较长期的合作伙伴来。

按照公司规定,我入职三个月后要开始被考核,也就是说,收入开始与业绩挂钩。我在此期间跟进了几个业界知名的大公司,将其几个常年难招的“硬骨头”职位谈下了意向,并利用原有的人脉关系梳理和建立了该行业的人才库,做好了比较充足的准备。

然而在其他同事眼里,我显然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家伙。我每天早上大约10点钟以后才会拎着笔记本回到公司,回去之后就上网浏览,或在msn和qq上与人聊天。午饭过后,我多数会在休息室睡到三点,然后就拎着笔记本到楼下的陆街咖啡约人喝茶。

很多人都在工作间隙过来跟我聊两句,当他们得知我过去在猎头行业一无所知时都惊讶得合不拢嘴巴,啧啧地离去。后面就有人传言我跟董事长大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好在我和董事长都是男的,我想。但是转念我又悲哀地发现,不幸地是这样竟被传得更加不堪。

董事长倒是对我有着充足的耐心和信心。这期间他找过我两次,一次是问我习不习惯这里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还有一次居然是问我薪水够不够用。我当时下意识地就看了看周围,如果隔墙有耳,怕是真的会以为我被他老人家包了。

我每次都说还好还好,他笑着说跟你萧总以前大约是不能比了。不过他喝了口茶又说如果真的做好了倒也不会比以前差。

我所就职的这家猎头公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官方猎头机构,它所隶属的集团是一家老牌国有企业转制而成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董事长在其中能屹立不倒,也是个长袖善舞的人物。

反正他是充分看好了我,至少显示了让我足以感到欣慰的大度和胸怀。

总之,许多人在等着看我的笑话我是知道的。不过,在开始考核的第一个月我就签下了三家外企的订单,并且佣金总额高达120万。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月底前陆续打进了第一笔定金,总额约40万。于是我在月底考核时轻松拿下了当月冠军,并且从财务那里支取了12万的提成。

所有的人大跌眼镜。

第二个月我如法炮制,完成了近200万的业绩。第三个月,我开始逐步收获推荐人成功后收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