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为了尽快全面占领华北全境,抢夺重要的粮食,煤炭,重金属等战争资源,自然对目前这种僵持局面大为不满,华北司令部特别派出以陆军少将浅野嘉一为首的前线督战团今天来这里视察,并部署作战计划,以期待能够快速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

当杨思成看到瞄准器里面出现了一身笔挺的日本陆军少将军服以及军服肩章上那颗亮煌煌的金星时,一贯冷静的他也不觉感到喉咙发干。暗下决心:“一定要干掉他!”能够担任少将军衔的人,手里绝对沾满了中国人的血!干掉他对华北方面的日军士气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哪怕是击伤也好,总要让小鬼子知道在中国的土地上就算是重兵保护下也没有安全可言。

“稳住,稳住,你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在心里默默地给了自己这个心理暗示后,轻轻地吸了口气,杨思成略略闭了下眼,用感觉“嗅了嗅”目标,他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目标的存在。

上天眷顾,现在吹的是北风,对弹道无影响!在两次平缓的呼吸间隔里,他稳稳地抠动了扳机,“砰”,子弹承载着希望欢快地蹦出了枪膛,子弹以800米/秒的初速,带着巨大的动能瞬间就钻进了目标的胸口。杨思成的右眼从瞄准器里清晰地看到目标的右手痛苦地捂在了正在渗血的左胸,左眼则迅速捕捉到了目标周围人员的慌乱,由于事出突然,周围的人还没发现将军已经中枪。目标没有被遮挡,还有机会!“哪怕牺牲自己也一定要补上一枪,确保可以杀死对方。”杨思成没有丝毫的犹豫就选择了再补一枪。

他飞速腾身而起,“砰”第二发子弹也准确地钻进了那具摇摇欲坠的身体里面。杨思成使用的子弹都是被他刻意用锉刀磨去了弹头尖端金属外壳的,也就是俗称的“达姆弹”。看似普通的一粒子弹却能够带来足以塞进一个拳头的巨大创口,根据“海牙公约”达姆弹是被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的,不过可以用来狩猎。鬼子本来就禽兽不如,“狩猎”还算抬举它们了。中了2枪的“大人物”这下不死都要脱层皮!

没时间多看,杨思成把“卡佳”往背上一背撒开腿开始了他的“生死时速”。从小练就的武术和每天10公里的武装越野让他飞快地跨过了没有任何隐蔽物,最危险的300米距离。

经过短暂的30秒慌乱后,敌人的轻重火力终于对着这个正翻越铁丝网的“稻草人”疯狂地咆哮起来。子弹“嗖嗖”地从他身旁掠过,激起炙热的空气仿佛想和他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偏西的太阳严重影响了后面鬼子射击的精度,杨思成一个漂亮的鱼跃,身体没有任何地停顿,轻盈地飞过了铁丝网,刚刚落地就势一滚,就开始往前拼命的匍匐前进起来。原来人在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爆发出来的潜力是如此地巨大。他一边感叹一边庆幸自己没有被疯狂的子弹亲吻到。

很快就到了光秃秃的河滩,杨思成没敢逗留,连滚带爬地钻进了岸边的芦苇丛中,茂密的芦苇荡给他提供了足够的藏身之处,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只要到了天黑他就能够借着夜色的掩护泅渡过河了。

显然他低估了如丧栲妣的鬼子们想要报复的决心,4,500个嗷嗷嚎叫着的小鬼子疯狂地在草丛,河边扫荡着,任何可疑的地方都被他们用乱枪和刺刀梳理了一遍。芦苇荡实在有些大,无计可施的小鬼子只好放弃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打算,不得已到处点起了火。

深秋的芦苇一点就着,借着呼呼作响的江风,火势迅速蔓延开来,伴随着烈火而来的是滚滚的浓烟,就算没有被火烧死也要被烟雾呛死,时间紧迫,眼看着步步进逼的烈火,已经来不及建立防火带了!怎么办?

九 步枪打飞机

生死悬于一线的杨思成有了主意,迅速拔出猎刀割断了几根长长的芦苇杆子,将芦苇的上部也割掉以后,他立即将苇杆含进了嘴里,潜入水下利用苇杆换气潜渡过去!

遮天蔽日的浓烟有利于隐藏他的身形,鬼子也不会在意在河里若隐若现的那么几根芦苇稍子。

西南面的中国军队听见河这边的小鬼子象疯了一样四处开枪,接着又点燃了芦苇丛,以为日本人打算借着烟雾的遮盖准备突袭过河,早已装定射击诸元瞄准河滩的大炮马上毫不迟疑地发言了,本来国军的炮火射程只够打到河滩而无法威胁到隔着无人地带的鬼子碉堡,现在既然鬼子送上了门,自然也不需要客气。“轰轰轰。。。。。”一阵犀利的炮火炸得鬼子喊爹叫娘,丢下数十具尸体狼狈地逃回了掩体。

杨思成安全地渡过了河,趴在草丛里又再仔细地检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