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家郭氏(四) (第1/4页)

“你说并州内匈奴骑兵横行霸道?”

连着四天,裴元绍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按原计划,韩非决定明天就启程赶往太原。这天下午,韩非找来了裴元绍,准备问一问并州的情形,有情报是一方面,但毕竟情报部门初建,对并州这一块,就是了解,也是一鳞半爪,但问裴元绍就不同了,他怎么说也是本地人,地头蛇,又为贼,对各方面的消息,自然很是清楚。

典韦站的韩非的身后,经过近四天的调养,加上底子够厚,已是恢复了八九成之多,至少,脸上看上去,像个正常人了。

裴元绍点点头,说道:“也不知道张杨怎么和于夫罗取得了联系,后又派人袭取了雁门关,将匈奴人放进了并州,如今,匈奴人和张杨联合起来,一同对付张燕,虽然张燕也算了得,但也架不住腹背受敌,最近时日来,败仗连连,如果再没有什么转机的话,怕是支撑不了太久的时间。”

“啪!”

韩非猛地一拍桌子,横眉立目。

他最看不起的,就是张杨这种人,说白了,这样的人就和抗日时期卖国求荣的一些家伙一样,这样的人,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汉奸!

勾结外族,不是汉奸,那又是什么?

哪个朝代,不是遭人唾弃的主?秦烩、吴三桂……吴三桂还好点,说好听了,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后来满人也成了中华五十六民族之一,是一大家庭,骂声也随着时代少了许多;可是秦侩……

千载骂名!

张杨现在,何尝不是同一性质。

当然了,韩非知道,张杨的背后,是袁绍,张杨之所以能和匈奴人连起手来。袁绍才是最主要的。

也就是说,这汉奸,是袁绍!

“太原现在怎么样?”韩非将话咽回了肚子中,这时候,骂,是解决不了问题了,还不如关心点实际的问题。

“在张杨的手中。有方德坐镇那里,因不是与张燕交战区,手下兵马倒不是很多,太原郡城有三千兵马,算上周边县城,人数大约在五千以上。”说到这里,裴元绍犹豫了下,又道:“主公若想入主并州,恐怕未必简单,张杨怕是不会轻易放弃太原。”

经过几日的接触,韩非发现,裴元绍是一个敢说敢作的人。很有胆色,这许多年的战场经验,也使得他的经验很是丰富,加上二流的武艺,可堪是一员将才,尤其擅长进攻,还有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

总的来说,在三国将星荟萃的年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一种。

能凭白得到这一员将才,韩非已很是满足了,可以说,到并州,算是旗开得胜,开门大吉。

“那这东西呢?”说着话。韩非从怀里摸出了一块卷在一起的黄绸子,笑道:“我若有这东西在,依你看,他张杨是否会让出太原?”

“这是?”裴元绍看着眼前的东西。一脸的莫名。

韩非一笑,道:“圣旨!”

说着,将黄绸子递给了裴元绍,示意他打开看。

裴元绍先是一惊,活了半辈子,他哪见过圣旨长什么样?只是听说罢了。

这就是圣旨?

裴元绍如同朝圣一般,恭恭敬敬的接了过来,将双手在衣服上擦了两擦,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轻轻的将黄绸子展开,凝神看上去。

虽然幼时孤苦,但是跟随老师,他还是读过一点书的,只是不过罢了。很快,裴元绍将黄绸子上所写的看完,然后,又很仔细的原样卷好,双售递还给了韩非。

“如何?”韩非笑问道。

裴元绍沉吟了下,这才道:“若是传开,不怕张杨不让出太原。末将听说,张杨的粮草,有部分是冀州供应,可以说,掌控了他的命脉所在,若圣旨内容传开,他断不会敢再继续强占太原,那样,只会使冀州恼火,断去他的粮草供应。”

话音一顿,他又道:“怕只怕……主公,还是将圣旨所说公开的好。”

意思很明白,若不公开,恐怕张杨会将圣旨夺去,乃至销毁,如此一来,吃亏的只能是韩非。

韩非点点头,裴元绍思虑的很是全面,同时,也看得出,这不是一个只懂动肌肉的莽夫,这样的人,足可为他抵挡一面。

其实,圣旨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汉献帝着令韩非为太原太守而已,只不过,看上面的日子,却是去年的事,却是有够早的了。不过,圣旨上也写的明白,汉献帝也是特许他随时可以去上任,并没有规定特定的时间范围。

当然了,裴元绍并不知道的是,这圣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