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此刻,东北巡阅使府内,吴兴权正在会见两个从燕京城来的客人,一个是五十多岁的老者,另外一个则是三十出头的年轻人。

“吴大人,现在大清的社稷危在旦夕,袁大头那个活曹操,更是有谋朝篡位的野心。遍数整个大清上下。也就只有吴大人能够力挽狂澜了。只要吴大人派兵进入关内,打败袁大头。那就能够还大清一个朗朗乾坤。而朝廷,也绝对不会吝啬封赏的。”老者激动的说道,他正是铁良,这一次是奉了慈禧太后和肃亲王的命令,前往盛京城,求见吴兴权父子。希望他们能够派兵入关勤王的。另外一个年轻人,则是良弼,作为铁良的副手。

两人化装成买卖皮草的商人,从山海关出关,乘坐火车前往盛京城。一路上。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原本荒芜的关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繁华了,一座座的高楼拔地而起,不少的工厂正冒着滚滚的浓烟,这和他们记忆当中的关外,可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从这些里面,他们也看出了北方七省的强大,也断定如果北方军愿意出兵的话,袁大头的北洋军肯定不是对手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看到了复兴满清的希望啊!

“是啊,吴大人。老佛爷已经下了口谕,只要大人能够率军打败袁大头,朝廷将封大人为北方王,领亲王衔,大人的儿子,也可以封为郡王。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啊!”良弼也说道。作为留学日本陆军军官学校的他,深知日本陆军的强大实力,北方军能够打败日本陆军,并且在近期的冲突中,依旧占据上风,这无疑就表明了北方军的强大了。良弼相信,以北方军的实力,要击败袁大头的北洋军,根本就不是问题。

吴兴权内心有些激动,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方之王了。但这和得到朝廷的承认,根本就是两码事。作为一个旧式军阀,也给满清当了几十年臣子的他,对于满清的封赏,还是很期待的。当然,这样的大事,吴兴权显然不会自己就决定了,他还需要和吴皓轩商量才行。

“铁良大人,良弼大人,袁大头把持中央,坐拥关内大好河山,治下更是数亿人民,实力不可小觑啊!北方军虽然战力不错,但如果要入关的话,恐怕还有些力有不逮。更何况,现在北方军的处境也并不安全,我们和小日本的冲突正在继续,北面的老毛子更是虎视眈眈。在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是不敢将主力派往关内啊!”吴兴权说道。

“吴大人,只要能够打败袁大头的北洋军,就算是丢了关外,那也没有什么。有了关内的土地和老百姓,大人害怕没有机会东山再起吗?关内的人口,也是关外的十多倍啊!”铁良连忙劝说道。在他们看来,关外太贫瘠了,人口和太少了,哪里能够和关内相比啊!日本人和俄国人想要,那就让给他们好了。忽悠吴兴权出兵打败袁大头,恢复满清的江山,这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北方七省已经成为了吴兴权的根基了。如果丢掉了北方七省,吴兴权必然实力大损。这样的话,满清朝廷也就不用担心吴兴权成为第二个袁大头了。到时候,随便想一个计策,剥夺了吴兴权父子的兵权,把他们圈禁起来就是了。而大清朝的江山,也就可以长久稳固下去了。这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不过,铁良的这句话,却让吴兴权有些不满了。东北可是他的起家之地,吴皓轩为了发展东北,更是花了不知道多少的钱。现在北方七省的工业和铁路都在蓬勃发展,其能够轻易就丢掉呢?那样的话,这些年来的努力,不久都白费了吗?

“铁良大人,北方七省,吴某人是万万不能够放弃的,正是因为有了这里的老百姓的支持,我吴某人才有今天的。如果把他们交给小日本和老毛子去蹂躏,那我吴兴权也就太不是东西了吧。”吴兴权有些气愤的说道。

“唉!吴大人,你怎么就不知道轻重缓急呢?”铁良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个时候,吴皓轩走进了客厅。

“两位大人,这位就是犬子吴皓轩。皓轩,这两位是燕京城来的铁良大人和良弼大人!”吴兴权为吴皓轩介绍道。

“皓轩见过两位大人!”吴皓轩向两人微微躬身行礼。

“少帅客气了。吴少帅的大名,我们在关内也是早就如雷贯耳了。指挥吉林陆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日本人,这无疑是大涨我们中国人的威风啊!”铁良一脸的赞许。

“铁良大人谬赞了,皓轩只不过是运气好,加上将士们用命而已。”吴皓轩谦逊的笑了笑。

他在进门的时候,已经听到了铁良之前的言辞了,对于对方的这种言辞,他是非常不满的。为了发展北方的重工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