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发战争。与其付诸于战争。还不如现在大家主动放弃这些不平等条约,这样的话,你们不仅能够得到大量的订单,同时还能够得到中国的友谊。中国这个拥有超过四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将向你们敞开。”帝国首相杨度也说道。如果能够和平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那无疑是最好不过的了。

各国公使们都陷入了沉思中,虽然,放弃在华的特殊利益。会让他们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如果能够得到巨大的订单。进入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的话,所得到的收获也将是惊人的。更何况,大家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然后以武力来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的一天。

“诸位。除了这三亿英镑的订单之外。未来五年内,我们将陆续开工建造多条铁路。总里程将超过十万公里。帝国欢迎各国资本进入到铁路的建设当中。”吴皓轩继续说道。将铁路抛出来,允许外资入股其中。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帝国的资本占据着控股地位,那就没有问题。这里毕竟是中国,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和枪杆子之后,还会任由那些洋鬼子翻盘吗?这样不仅可以加速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更能够起到促进国家实力的作用。一旦中国真正强大起来的话。根本就不用怕那些洋鬼子了。

“铁路?”几个驻华公使不由得眼前一亮。铁路的投资虽然大,但是可是非常赚钱的。不仅仅是铁路运营本身,还在于对铁路沿线的开发。这可是意味着一笔巨大的财富的。如果能够参加到中华帝国的铁路建设之中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将是非常有利的。

一些公使不由得盘算起来,是否可以废除不平等条约,放弃那些微不足道的特殊利益,然后寻求更多的利益呢?

“太子殿下,如果能够加入到中国的铁路建设当中来,这无疑是最好的。不过,我们的资本投入到中国的铁路建设当中,对中国也是非常有利的。这根本就不能够用来作为要挟我们放弃在华的特殊利益的条件。”朱尔典爵士说道。

吴皓轩看了朱尔典爵士一眼,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移到了另外一个话题上。

“诸位,帝国政府对于现在的海关税收,非常的不满。百分之五的税收,完全低于现在国际平均水平。另外,帝国皇帝陛下对于帝国的海关,长期把持在外国人的手中,也非常的不满。所以,我们决定收回海关。”吴皓轩接着说道。要增加政府的税收,保护国内的民族工业,收回海关,那是志在必得的。

“什么?收回海关?这怎么能行?”几个驻华公使都惊呼起来。

“太子殿下,这绝对不行。从1861年开始,贵国的海关就在我们的管理之下了,并且运行的十分良好。如果被贵国收回的话,这会严重影响海关的运行,不仅仅会影响到贵国的税收,更是会影响到各国的利益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立刻跳了出来。

其他的驻华公使们也都连连点头,百分之五的超低关税,使得各国的商品都能够进入到中国,将这里当作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旦中华帝国收回了海关之后,必然会提高关税的。到时候,各国的商品想要在中国市场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各国出奇一致的反对中国收回海关。

吴皓轩心中冷笑,一个国家的海关居然被外国人掌控,这根本就是耻辱。另外,中国的关税收取上来之后,也并不是直接交给财政部,而是由公使团从中扣除了《庚子赔款》之后,再交给财政部的。这分明就是将中国的税收命脉掌控在了外国人的手中。中华帝国要崛起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当然不会容许这样的情况出现了。

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失去关税自主权,但海关行政仍由中国管理。1853年9月;东方小刀会起义,占领东方县城,迁设租界外滩的江海关被群众捣毁。英、美两国驻沪领事遂擅行公布船舶结关暂行条例,因外国商人反对,未能施行。这时,外商船舶自由出入东方港,江海关受外国势力阻挠无法恢复征税工作。1854年夏,英领事阿礼国提出一个中外合组海关的方案,两江总督怡良派苏淞太道吴健彰于6月29日和英、美、法三国驻沪领事会晤;规定:三国领事各提名一人,由中国任命为税务监督;与中国共同管理江海关的征税事宜。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对这一办法作了修改:“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并“各口划一办理”。1859年江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委派为总税务司,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从此,外籍税务司管理中国海关便成为制度了。186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