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 (第1/4页)

,但很多都是简单的制造业而已。研发能力很薄弱。现在有了德国人的帮助,这块短板终于补齐了。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爱因斯坦的住处。一个黄皮肤的中年人正在拜访他。

“教授,现在德国国内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了。尽管德国政府正在努力,但经济凋敝,物资匮乏。同时还有协约国的打压。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的经济情况都不会得到好转。我们诚挚的邀请教授一家前往中国。我们将会为教授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和科学实验条件的。”中年人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但是,爱因斯坦却仿佛不为所动一样,虽然他是一个坚定的反战者,但他也是一个德国人。现在等正经历一场磨难,他岂能这样就抛弃祖国呢?

“教授,您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您的妻子和儿子着想吧。”中年人继续劝说道。

爱因斯坦的目光落到了妻子和儿子身上。虽然他在等享受的待遇非常不错,但因为等的整体环境糟糕。他们母子也只能够跟着他遭罪,这让爱因斯坦心中满是愧疚。

“教授,我们希望您能够去帝国燕京大学物理系讲学,如果帝国皇家物理研究所您不愿意去的话,那也没有关系。”中年人继续说道。

爱因斯坦仿佛依旧在考虑当中,他心中在衡量。到底应该怎么考虑。

在这个时候,中年人从提包里面拿出了一张纸,递到了爱因斯坦的面前。他的上级告诉他,如果实在无法说服爱因斯坦的话,就把这张纸交给爱因斯坦。

这是一张白纸。上面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个公式而已。中年人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也不知道爱因斯坦会不会因为这个公式就做出决定。

但是,随后他发现,当爱因斯坦的目光落到了这张纸上之后,一下子就完全沉浸在里面了。

“这怎么可能?中国不是向来号称是科学的荒漠吗?怎么有人能够得出这个公式?”爱因斯坦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教授,您能够做出决定了吗?”中年人问道。

“这个公式是谁写的?”爱因斯坦问道。

“我不知道。不过,如果您愿意去中国的话,我想,我能够查到谁写出的这个公式。”中年人回答道。

爱因斯坦没有再犹豫,直接点头答应前往中国。那张纸上的公式,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实际上,那只不过是定皇帝吴浩轩随手写的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公式而已。

不仅爱因斯坦受到了邀请,还有很多德国的科学家也受到了邀请。比如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奥托·哈恩,海森堡等人,还有科学家塔拉斯曼、梅特纳、贝蒂、弗兰克等等。

另外,已经崩溃的奥匈帝国,也是帝国这一次捡漏的地方。匈牙利的物理学家西拉德、泰勒,奥地利的科学家拉比、弗瑞士。都受到了来自于中国的邀请。中国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向这些解除的科学家们抛出了橄榄枝。这些科学家,不管他们再怎么爱国,但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生存吃饭的。就算他们本人不愿意,他们的家人也想要前往一个和平、安全的国家的。

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的科学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前往了中国,在中国的资助下进行科学研究。而中华帝国也专门派人向他们学习,为本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的帮助,使得帝国能够在核武器计划的研究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使得帝国能够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利于不败之地。

世界大战虽然结束了,但是,战火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停息。在俄国战场上,苏俄红军和白军以及列强干涉军的战斗还在继续。只不过,经过一年多的苦战之后,苏俄红军以及从不利局面当中挣脱了出来了。他们越打越强,兵力也越打越雄厚,现在已经逐渐占据了上风了。

虽然,在战争初期,白军和干涉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苏俄红军。但白军内部和干涉军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白军的各个首领各怀鬼胎,各国的干涉军更是出工不出力,这就导致歼灭苏俄红军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

黄帝纪元4616年(18)夏,东线(伏尔加河中游和乌拉尔地区)成为主要战场。8月底至9月初,东方面军(辖5个集团军和伏尔加河区舰队)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对白军转入进攻,9月10日攻克喀山,12日解放辛比尔斯克,10月上旬解放塞兹兰和萨马拉。随后,苏俄红军挺进乌拉尔,至11月中旬解放伊热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

在南线战场上,同年7~11月,红军在察里津保卫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