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部分 (第1/4页)

了一层薄薄的冰层了。在随后的几天,冰层会变得越来越厚,足够行驶卡车、装甲车、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

顿河南岸,帝国陆军第2装甲集团军和第23集团军正在行军。在大雪纷飞的天气行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之这一地区的交通设施又非常的简陋。即便帝国之前在顿河沿线构建了简易的公路,但因为下雪,还是很容易陷入到泥坑之中。帝国陆军的两个集团军,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行进两百公里,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帝国陆军的准备比较充分。防寒的衣物和设备都比较充足,这才使得帝国陆军在行军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出现多少非战斗减员。

两百公里的路程,帝国陆军的两个集团军足足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赶到。和帝国陆军第12集团军汇合之后,部队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简单休整。

同时,也专门趁夜派遣了侦查员,在顿河已经结冰的河面上,探测此时的冰面能否供重型坦克过河。毕竟,如果冰面不够厚,一旦帝国陆军的重型坦克在过河的时候落入到了冰冷的河里面,后果就非常的严重了。坦克里面的装甲兵,将必死无疑。

好在,因为这几天的气温越来越低,顿河上面已经结成了厚厚的冰层了。足够厚的冰层,已经足以供帝国陆军的重型装备过河了。

黄帝纪元3538年12月2日早上,帝国陆军第11集团军,第23集团军,第2装甲集团军和朝鲜陆军的十个步兵师,在长达两百多公里的防线上,对顿河北面的苏军发动了进攻。

帝国陆军集结了432门210毫米自行榴弹炮,540门155毫米重型榴弹炮,1080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向顿河北岸的苏军正在猛烈的开火。两千多门大炮,都在以最大的射速开火。炮声震天,这种气势,非常的惊人。顿河北面的苏军阵地,完全被硝烟所笼罩了。即便有积雪的缓冲,炮弹爆炸的威力被削弱了。但是,在帝国陆军的猛烈炮击之下,依旧给苏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触不及防之下,苏军的损失自然不会小到哪里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触不及防

“轰!”一枚210毫米炮弹在苏军的阵地上爆炸,积雪被炸的漫天飞舞。白色的积雪被炸飞之后,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弹坑,露出了下面的黑色泥土。

整个顿河流域的土壤,都是肥沃的黑土。所以,这一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俄国重要的粮仓。帝国的东北平原就是这样的黑土,被誉为帝国的粮仓。但是,如果要和顿河流域比起来的话,帝国的东北平原无疑就要小得多了,也没有这么肥沃。

帝国陆军的两千多门大炮疯狂的开火,让苏军的阵地完全陷入了爆炸和硝烟当中。苏军在顿河北岸构建的防御工事,原本就算不上有多么的坚固,因为从一开始起,苏军就计算发动进攻,而不是被动的防御。现在转入防御之后,才开始构建防御工事。但显然已经晚了。这些简陋的防御工事在帝国陆军的猛烈炮击之下,轻易的被摧毁了。

躲在这些防御工事里面的苏军士兵,也是伤亡惨重。他们根本就没有料到帝国陆军会发动进攻,以至于一点防备都没有。甚至在帝国陆军发起炮击的时候,很多苏军还处于睡梦之中。在这寒冷的天气,窝在战壕底部睡觉,无疑是这些苏军抗击严寒的唯一办法了。

帝国陆军的炮击,仅仅是帝国陆军火力准备的一种方式而已。帝国陆军的三个火箭炮旅,也在向对岸开火。密集的火箭弹,覆盖了苏军的阵地。让阵地上的苏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损失。不少的苏军士兵直接在睡梦当中就被炸死了。

帝国空军也出动了大量的战机轰炸苏军的阵地,这些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将大量的炸弹扔到了苏军的阵地上,将他们的简易防御工事炸的七零八落,将苏军的士兵炸成了粉碎。

顿河第1方面军的司令部,司令员安东诺夫大将在爆炸声刚刚响起的时候就从床上被惊醒了。他穿上裤子,披上衣服,立刻走出了自己的卧室。

“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中国人在进攻我们?”安东诺夫大将大声喊道。

“司令员同志,前线遭到了中国人的猛烈炮击和轰炸,我们部署在前线阵地上的部队,损失极其惨重。”秘书向安东诺夫大将报告道。

“该死,中国人到底想要干什么?他们怎么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向我们发动进攻,难道他们不知道现在的气温都已经跌到了零度以下了吗?”安东诺夫大将实在是想不通这一点。毕竟,中国*军队一直以来都是极力避免在寒冬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