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2/4页)

伶与李治一同走着。

“今日朕已经在宫中设宴宴请季先生,为季先生接风洗尘”李治虽然不明白季伶此番前来的意图,但是季伶的身份摆在这里,不得不重视。

一路之上,李治和季伶谈天说地,和一个博古通今的文宗聊天总是非常舒畅,无论说什么,季伶都可以答上来,而且还给皇帝留下了话茬。两人禀退四下,连皇后公主都没有见,只有李治,季伶和上官仪。

“季先生,不知道先生此番进京所为何事”

季伶脸上带着神秘莫测的笑容,没有人知道季伶笑什么“陛下,老头子此行却是有事,但是不可言,不可说啊,否则必生额外大祸端啊”

“哈哈,有什么大祸,难道还能大的过朕去吗?”李治原本只是一句笑谈,但是看季伶神色平静,这笑容之中甚至还有几分认可,看着季伶蕴含深意的笑容,李治心里想想季伶这一次莫名其妙的进长安,心里竟然有些嘀咕没有了底气。

“季先生,难道被朕一语中的?”李治试探着问道

“先生,这里就陛下,还有我,如果有什么话您就说,有用得着学生的地方,但请吩咐”面对恩师,上官仪自然是倾力帮助。

“不可说不可说”季伶摇了摇头,他心里守着这个秘密确实不能说,否则大唐真的会翻天。

“既然先生不说,朕也不多问,季先生一心为国几十年如一日,朕还是信得过先生的”这倒不是恭维,四大书院之所以有着超然的地位,皇帝对文宗也恭敬有加自然是有他的原因。

李唐皇室之所以能够掌握天下,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关陇贵族的支持,关陇贵族以武川六镇为基础,世代掌握着关中地区的经济,军阵合一,出则为相,出则为将,势力非常庞大,任何人如果没有关陇贵族的支持绝对无法取得天下。但是治理江山,让大唐走向辉煌的,却是四大书院的贡献。自古以来学问就是贵族的特权,也是贵族统治天下的基础,学问不外传就可以把统治的权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皇帝在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向这些贵族妥协。但是高祖太宗与书院协定,四大书院向天下有志之士广开方便之门,打破贵族垄断的学问,向朝堂以及大唐各处源源不断运输人才,让大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崛起,超越其他百年大帝国称为最强的国家,每一位山长也都是道德高洁之人,为世人道德标榜,每一代的皇帝也都会对书院的文宗礼敬有加。

“多谢陛下相信”季伶低头算是回礼。

“先生会在这里呆多久啊”

“陛下,老头子也说不准,少则十天半月,多则我活多久就在这里呆多久吧”季伶叹息一声。

“先生说的这是什么话,学生愿季先生福寿安康”上官仪说道

在皇宫用完了晚膳,辞别了皇帝,也拒绝了皇帝送二人出宫的车架,在上官仪的搀扶下两人迈步向宫外走去。

“先生,您此来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些话当着皇帝的面不好说,但是两人独处却可以谈谈。

“游韶啊,先生此来目的有两个,一为除贼,二为杜源报仇”

“为杜先生报仇?”上官仪脸色一变,这已经成为了悬案,这几日素王府高手尽处,把整个长安街都翻了个遍,也没有查到凶手“先生您知道是何人所为”

季伶点了点头“其实老夫这两件事也算是一件事吧”

“先生您是说,您口中的倬褪切资郑砍�簦渴裁丛粜枰�拖壬��鬃岳闯ぐ病�

上官仪不明白,四大书院的山长,四位文宗虽然不入朝无实权,但却都是正一品的头衔,季伶便是一品太保,杜源为辅佐大臣和帝师的一品太傅,再加上晋太炎这一位一品太师,三位文宗便是大唐三公!

三公虽然只是兼定,加官或者赠官而非正官,但是地位显赫,道燮阴阳,掌佐天子,经邦弘化,位极人臣。

“此贼,乃是国之大贼,老夫若是不成功,大唐将危啊”

上官仪是季伶曾经的学生,自然知道自己这位先生从来不回信口开河,他说时局将危,那么情况只会比他说的还要严重。

“先生,我们该怎么做”上官仪问道

“集我昭文一系官员之力,在加上我这个老弱病残,即便是天也要斗上一斗”季伶挺了挺肩膀,看着苍穹夜色,一轮皎洁的月光“月色星辉虽然灿烂,到底还是压不过太阳的”

上官仪心神一动,似乎明了了些什么“刚才为什么不能当着陛下的面说出来”

“游韶啊,有些事是不能挑到明面的,挑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