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跪了下来:“七品武官,刑部西夏有要事求见皇上。”

老太监拿着东西一溜儿小跑的进去了。

刚才出来的几个武官都围拢在玉阶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丝毫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他们一副看好戏的架势,难道刚才商议的也是这件事?

不多时,通传太监又一溜儿小跑的回到了我的面前,扯着公鸭嗓子说:“皇上着老奴问西大人,有什么事要求见?”

我知道那几个武官都在看我,难道冤家路窄,真是刘铁林将军的旧部?

顾不得想那么多,我抬起头大声说:“臣要问皇上,昌平夫人一案铁证如山,私采金矿按律当处以凌迟;贩卖人口按律当处以绞刑;盗窃古墓按律当处以流配之刑。三罪齐发,不知按照律法应该如何惩处?”

老太监脸色微微一变,悄悄瞟了一眼我身后的那一群武官,哈了一下腰又跑回去了。

我身后一个男人粗声粗气的说:“将军尸骨未寒,夫人孀寡之身,你这婆娘为什么非要赶尽杀绝?”

这样的问话倒也在我预料之中。我没有回头去看,静静的回答他:“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即使是将军本人,难道因为有了军功就可以目无法纪么?”

他被我的话咽得说不出话来,旁边一人又说:“西大人的做法置将军的颜面于何地?”

我实在没有忍住,到底冷笑了一声:“如果将军身上长了一个毒瘤,请问诸位大人是请大夫来开刀切掉这个毒瘤,还是送给将军一件厚袍子,将这个毒瘤拼命的捂起来?”

又一个人的声音忿忿的说了句:“伶牙俐齿,你……”

我抬起头,直视这几个从前线回来述职的武将,一字一顿的说:“将军和前线的各位将士也是西夏心目中十分敬重的人。但是法不容情,也请各位大人想一想那些被贩卖到荒蛮之地、龌龊丛中的可怜女子,难道因为她们不曾嫁得一个地位显赫的丈夫,就活该任人宰割吗?如果其中有各位大人的姐妹,请问各位大人又当如何?”

这几个人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些从前线回来的兵爷是惹不得的,我自然也知道,但是我没有别的选择了。

心里微微一叹,暗想:得罪就得罪了吧。到了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日后真的穿上小鞋,再想出路好了。

二十九

通传太监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大声说:“皇上宣西大人进宫。”

自从我自称西夏开始,不知底细的人都以为我姓西名夏。起初我自己听着也别扭,但是听多了也慢慢的适应了。我冲着那几个神色不善的武将拱了拱手就跟在通传太监的身后进了南华门。

大热天,他这样来回跑了几趟,额头已经见汗了。我有点过意不去,压低了声音说:“真是有劳公公了。”

通传太监叹了口气,说:“历朝历代的规矩,奴才这样的人不能妄议朝政。不过,今天说一句掉脑袋的话,这些兵爷们不晓得自己闺女被人卖到青楼里是个什么滋味,老奴进宫前,一个本家哥哥带着一双儿女赶集,结果集上人多,挤来挤去的,闺女没拉住,就这么失散了。全家人找了两三年,终于在外省的一个窑子里找着了。好好一个孩子,已经被糟蹋的不成个样子……”说到这里,不胜唏嘘。

这样的事我也听说过,心里也不禁有些黯然。昌平夫人这桩案子,从律法上来说,私采金矿的罪行更为严重,但是实际上,对于老百姓来说,最牵动他们的还是贩卖人口这一条。

通传太监叹息了一番,才又开口:“老奴帮不了西大人什么忙,在这里提醒大人一句,皇上今日的确是心气不顺,西大人言语上要小心了。”

我点了点头。

我这是头一回进御书房。估计御书房也是头一回接待七品官。一想到这一点还真让我有些诚惶诚恐。于是,我耷拉着脑袋老老实实的跪下行礼。

气氛还真是很压抑。我跪了半天才听见皇帝阴沉沉的声音说:“起来吧。”

书房里除了皇帝还有几个人:皇太子明德、太傅许流风、右丞相沈乾。还有两个从没有见过的中年人,相貌威猛,看服色都是三品大员……

“听说你受了重伤?”皇帝抬起头淡淡的瞟了我一眼,“怎么样了?”

我恭恭敬敬的说:“回皇上,都是皮外伤,不要紧。”

皇帝恩了一声又没有了下文,他不开口的时候,书房的气氛尤其显得压抑。偷眼瞥见太傅许流风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进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