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 (第1/4页)

�湍7滦侣薮��ツ昃驮炝巳��倚率秸浇⑾滤��衲暧秩��遥�髂昊褂形迨�摇�

这一次李重九得到密报,说杜伏威要撕破与自己的协议,大举出兵攻打赵国山东后。

李重九当下震怒,他这时候早已令程名振率领内河水师,沿着永济渠增援洛阳。同时也放出烟雾弹,说自己已率主力大军南下了,而实际上他率大军驻扎在幽京按兵不动。

李重九原计划,是准备要要对付突厥人的,按照突厥人的习性,一旦听说李重九大军离开幽京,这时候肯定是要来袭扰,攻打背后的。李重九这一次就将自己这主力军团留着幽京,结合北面大军随时给突厥人一个‘惊喜’。

不过这一次突厥人却没有来。李重九怎么也没有想到草原上,传来处罗病重的消息。

现在突厥是内部自己乱作一团,因为每一次突厥的汗位更替,都包含着血腥和杀戮。这也是草原上丛林法则,强者为尊,弱者只能被淘汰。而这一次各个有希望继承突厥可汗的特勤子弟。当然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失败者,所以他们也是暗中蓄力。各自准备人吗,要为将来可汗之位进行一番你死我活的争夺。

所以李重九不但没有等来提着刀子上门的突厥大军。反而处罗的弟弟,两个儿子,义成公主都派出使者前来幽京,甚至小可汗突利都亲自到幽京来,无比热情地与李重九称兄道弟起来了。

翻来覆去无非都是那句话,我将来当上可汗以后,怎么样,怎么样……若是这时候赵国可以表个态度支持我,怎么样,怎么样……

好吧,李重九未免也觉得,草原民族的人,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耿直嘛,为了利益,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对于这些上门的突厥人,李重九当然是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年突厥人乘着隋末战乱,不是对汉人采取离强合弱之策吗?好,我也一样。

只要是处罗可汗赞成的继位者,我大赵一律不赞成,而其他来赵国寻求支持的突厥势力,我们就一律给与支持。反正朕李重九就这个态度,你们自己内部慢慢搞去吧。

这样一来突厥这一大敌一去,赵军北境相安无事,李重九心底一安。这时候传来的唐军主力渡过蒲津,攻打河内的消息。说实在李渊这个奇谋,虽颇为出人意料,但对于提前知道唐军出兵消息的李重九并没有太意外。

当初张玄素,姬川,虞世南三位中书侍郎,就与李重九进行过无数次兵棋推演,其中就包含了这一种状况的发生。

按照当初的推演,若是李建成率主力大军攻打河内,李重九对外佯装出一副从永济渠从水路增援洛阳的样子,实际上自己率领主力大军,偷偷走太原,与尉迟恭的骁卫军会师后,进攻唐军河东重地,切断李建成大军后路,并威胁关中。

你不是打我洛阳嘛,我就打你长安,一城换一城,你不答应,我围魏救赵之策就成了,逼迫唐军回师与自己决战。

不过计划还是没有赶上变化,这时候英贺弗率骑兵劫了唐军粮草,李建成主力大军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而另一方面伏威要撕破与自己的协议,大举出兵攻打赵国山东。

李重九心知没有军粮支持的李建成,这时候是不敢贸然与自己进行主力决战的,必然退缩防守。与其这时候与李唐决战,倒不如先打杜伏威,这头随时想要在自己身上咬上一口的恶狗!

先破杜伏威,得了江淮之钱粮后,再西进与李唐争雄!如此胜算更大,而赵军只要保持洛阳不失,那就算丢几座城池,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是两线作战,两个拳头打人,也有一定风险,取决于要么洛阳更早失陷,要么杜伏威先被灭掉。

不过李重九已是决定改变计划,突厥的内乱,给了大赵很好的机会,如此驻扎在怀荒,御夷二镇的重兵就解放出来了。李重九已是下令,让王君廓和额托,再率领三万草原铁骑,从怀荒镇南下,至并州与英贺弗会师。

想尽办法将李建成的唐军主力拖在黄河以北,不可让他从河阳渡过黄河,攻打洛阳。

而郭孝恪率领松漠都护府的两万人马,从白狼山向北渡过潢水,在距离突厥汗庭只有三四百里的地方,进行狩猎。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身为突厥人战略合作伙伴,赵国用这样的方式对突厥内政更替表示着一种深切的关注。

最后李重九亲自率领赵军精锐大军,从幽京坐船至三岔河口,再在三岔河口换乘海船,途径经登州补给粮食和淡水后,南下直抵朐山港。

这新式战舰海上航速果真比沙船快了许多,这时候又是顺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