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 (第2/4页)

,摇摇头,道:“不饿……”

外头那丫鬟没听到里屋有动静,提高了音量道:“主子……”

曹颂正火烧火燎的难受,哪里还能听她刮噪,扭头带着几分不耐烦道:“半夜的,叫唤什么?东西撂了,滚下去!上房不留人侍候!”

过了半晌,才听到窸窸窣窣撂帘子的声音。

曹颂已经将幔帐放下,春光无限,新婚燕尔,自是一番呢喃缠绵。

侍郎府,内院上房。

吴雅氏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不住的唉声叹气。

穆尔泰被扰的不行,坐起身子,扣了扣耳朵,皱眉道:“夫人呐,你这都叹了一晚上气了,不就是要给如慧添嫁妆么?那就添好了,只是也别尽想着与富察家攀比。大外甥媳妇父母亲族是满洲大户,同各个王府都有亲,添妆的物什体面也是人之常情。嫁妆嫁妆,每家状况不同,本没什么好比的。大外甥媳妇嫁妆再丰厚,也是没爹没娘的孤女,咱宝贝闺女还有咱们老两口心疼。”

吴雅氏摇头道:“老爷是男人,粗心,不晓得这些。对女子来说,这嫁妆的多寡,关系大了。出嫁的女儿不想要受婆家的气,不受婆家钳制,就得有副体面的嫁妆,省得被婆家人小瞧了去。”

穆尔泰听了,哭笑不得,道:“你这不是白操心!什么婆家娘家的,那是如慧的亲姑姑家。这亲姑姑不偏疼自己个儿的侄女儿,还能给脸子不成?”

吴雅氏听了,想要反驳一句,疼什么,真疼的话,怎么会晓得如慧身子不好,就临时改口将老二娶变成了老三娶?

只是她晓得丈夫就这一个同胞妹子,兄妹两个感情好,心中虽说埋怨,也不敢当他的面说道……

第484章 寻根(下)

腊月二十一日,圣驾回驻畅春园。

腊月二十四,大朝会,畅春园,箭厅。

许是旅途劳乏的缘故,康熙看着比巡行前清减了,满脸肃穆,越发的显得阴晴莫测。

不管是宗室王公贝勒,还是文武官员,站在队列中,都少不得带着几分忐忑。

“毙鹰”事件后,八阿哥挨了申斥不说,连带着鄂伦岱、阿灵阿等人都被申饬为“结党”,保不齐下次轮到哪一个。

自从太子储位不稳,私下里想要早些站队,同八阿哥那有些瓜葛的文武官员多了去了。

拔萝卜带出泥来,万岁爷想要追究的话,还不晓得要有朝堂上会有多少官员更替。

让人意外的是,不仅八阿哥没有列在朝堂上,康熙也没有提及这个儿子。这点倒是让那些心里有鬼的人越发没底,这是不打算发作,还是要等着大发作?

今天的朝会上,稍显沉闷,说得不过是些官员升调。

文官这边,有左庶子党阿赖为光禄寺卿,以福建陆路提督杨琳为广东巡抚,升福建台湾道陈瑸为偏沅巡抚。

武官那边,调正红旗蒙古副都统雍吉纳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宗室勒特浑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护军参领觉罗伊敦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护军参领觉罗英柱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一等侍卫尼雅哈楚为正蓝旗蒙古副都统。

虽说每年年底官员更替是常见的,但是将身边的护军参领升为八旗副都统,却是少不得让文武百官臆测不已。

不晓得万岁爷防备的是八旗护军,还是京畿八旗?

曹寅与曹颙父子两个,却是心思各异,不与众人同。

曹寅站在文官队列,俯首站着,心里很是激扬。下江南三十来年,终于能重新屹立朝堂上,怎能不怀着几分激动?

轻轻抬起头,看着龙椅上老态渐显的康熙。曹寅想着君臣五十多年的情分,心里也觉得酸涩。

虽说他做了大半辈子的天子家奴,充当帝王耳目爪牙,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却也见证了一代帝王的成长。

稚龄时,那个带着笑容不怎么爱说话的帝王;少年时,因权臣辖制,百般隐忍的帝王;青年时,势要削藩、一起风发的帝王;壮年时,北击蒙古,扞卫疆土的帝王……还有今日,这已经老迈,却是威严日盛的帝王……

按照规矩,这百官是不能直视天颜的,要不就是大不敬。

曹寅原是侧头偷看,不知不觉有些忘情,便抬了起来。

康熙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百官,正好瞧见了曹寅。

看着曹寅真情流露,康熙紧绷绷的神情,也渐渐的柔和了许多。

君臣之间,相隔不过数丈,但是中间却有两人几十年的光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