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部分 (第2/4页)

得立时就回。

李四儿却是拉着庄亲王福晋打岔,没有放人的意思,反而借口请两人单独吃茶,将两人引到侧厅。

“早就听闻姐姐大名,早有结交之心,没想到今日才得偿所愿。”李四儿笑着回道。

“夫人客气了,老身实不敢当。”李氏说道,心中有些奇怪,莫不是儿子媳妇都猜错了,这个国舅夫人并无同曹家联姻的意思,否则怎么不见他们闹腾。

要是李四儿有这个打算的话,就当以晚辈礼说话。毕竟,联姻要是有谱的话,李氏就是亲家老太太。

李氏却是忘了李四儿的出身,要真的是行事有度的,也不会成为权贵圈的笑柄。

她正支着耳朵,听李四儿同老福晋聊天,心中将儿子媳妇让自己记得说几句话反复默念几遍。只等着李四儿开口,就要婉拒这门亲事。

李四儿却没有开口的意思,一口一个“额娘”,将庄王福晋哄得眉开眼笑。

而后,她才跟想起什么似的,对侍立在身后的丫鬟低声吩咐了两句。

李氏性子虽绵,这些年这来,也算有几分见识。看这国舅夫人不按场出牌,心里也忐忑。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李四儿开始与庄亲王福晋说起自己的儿女。一会儿恨铁不成钢,一会儿又觉得骄傲。

李氏在旁,只有跟着叹气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女人到底不容易,争来争去还是在儿女身上。

这时,就见丫鬟进来,低声在李四儿面前禀告。

李四儿笑容更胜,那瞬间芳华,使得庄亲王福晋与李氏都有些移不开眼。

有这样的姿色,其他的就不重要了,都给补过了。怪不得隆科多宠妾灭妻,这样的美人,搁在谁府里,也太平不了。

一时之间,这两位年长的嫡妻,都生出几分庆幸。

“额娘,姐姐,我膝下有一对儿女,他们听说您们在,要过来给您磕头。”四儿笑意盈盈的说道。

庄亲王福晋做了半天“义母”,看来兴致颇高,听了李四儿的话,道:“这还等的什么,赶紧让孩子们进来,我可要好好瞅瞅……”

第983章 国舅府(下)

听李四儿说儿女都来拜见,李氏有些意外。

虽说头一回来国舅府,但是对于国舅府家事,李氏也有所耳闻。隆科多膝下共有三子一女,长子为元配发妻嫡出,已经成年,入宫为侍卫;次子为妾室李四儿所出,在旗学读书;三子是另外一个侍妾所出,幼年夭折;长女与次子同母,也是李四儿所出。

按照明面上的说法,去年国舅府嫡夫人“病故”,长子丁忧,在别院为母守孝;京城贵戚中的闲话,却是另一番说辞。

隆科多宠妾灭妻,父子反目,为讨妾室欢心,隆科多驱逐嫡子出府。

佟家既称为“佟半朝”,那台面上说上话的不止隆科多一个。有宗族调解,以别院守孝之名,掩饰了这桩丑事。

想到此处,李氏心中叹息一声,倒是对那失母的国舅府长公子生出几分怜惜。看着李四儿的张扬,越发有些碍眼。

这时,已经有两个俏丽丫鬟引着一对兄妹进了花厅。

这年长的是少年,十五、六的年纪,剑眉修目,带了几分英气;女孩年纪略小,也是豆蔻经年,长相与兄长肖像,并不类母,看来应该是肖父。

这相似的五官,长得男孩身上是英气勃勃,长得女孩身上则失了柔和。

他们兄妹一进屋,这屋子众人都变了脸色。不是这兄妹两个长相如何惊人,而是他们穿着一身素服,男孩着青,女孩着蓝,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绫罗绸缎,而是一身的孝衣。

嫡母亡身,庶子庶女守孝三年,这也是礼数规矩。然而,李四儿岂是个守规矩的?

为了今日盛宴,她早就请了京里最好的裁缝,给这一双儿女裁制新衣。

儿子还好,搁在男人堆里,也能当得起俊秀,前程也好,在侍卫处已经过名,明年孝满就入宫当差;放在心尖上的女儿,容貌却不出众。原想着好好打扮打扮,再加上国舅府“嫡女”的名号,总会说门好亲。

谁会想到,这兄妹两个却是这般出场?

知子莫若母,儿子性子纯孝,断不会忤逆自己;只有女儿,是个左性子,被几个教养嬷嬷撺掇的,行事古板。

她气得半死,哆嗦着嘴唇,不知说什么好。

庄亲王福晋人老成精,立时就看出这母子三人之间的异样,倒是多看了这兄妹两眼。虽说生母低贱不堪,这两个孩子倒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