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部分 (第2/4页)

,可眼中却如死水一般,没有半点生气。

天佑只觉得周身一寒,却没有退后,而是侧身一步,挡在左成面前,拦住邱孝远的视线。

邱孝远的视线,从左成身上,移回天佑身上。

天佑慢慢直起腰身,小脸上添了几分端凝,与邱孝远对视。

邱孝远直直的等着天佑半天,连亭子里的左住与朱霆都觉得不对,起身出来。

邱孝远却是慢慢垂下眼帘,道:“有谁不道人是非,有谁不被人道是非。本就是孝远之错,因离家求学,心系家人,书于纸端,不想惹了风头。”

背后议论人,本就是众人不对;听了邱孝远这话,左住很是无地自容。

见天佑都出面代左成赔罪,他这个亲哥哥,自然也不肯落后。只有朱霆,虽站在众人旁边,却只做旁观,道歉的话没有述之于口。

长生虽还讪讪,可见众人都跟邱孝远赔不是,邱孝远却孤高清冷,拒人千里,心里就有些没滋味。

毕竟,在他心中,还是偏着侄子们。

“郭远,邱师兄,东边有几株新栽的墨莲,咱们过去瞧瞧……”长生起身说着,就出了亭子,不等邱孝远开口,便拉着郭远往外走。

邱孝远冲众人拱拱手,转身随长生与郭远离开。

等他们走的远了,天佑才松了一口气。

左成盯着邱孝远的背影,满脸阴郁。

朱霆见左成神情不对,劝道:“看来不过是个不通世情的书呆,元柏贤弟不必同他计较!”

左成闻言,“嗯”了一声,神色稍缓。

因这一打岔,众人都没了闲话的兴致,各自散去。

等上完下午的课,出了书院,左成才悄悄对天佑道:“那个邱孝远的眼神不对头,像是要杀人似的。不过是几句闲话,何至于此?是不是使人查查他的身份,别再是同家里有仇的?”

天佑低声道:“是要好好查查,看他向来如此,还是就针对我们几个……”

第1140章 胃口

邱孝远的履历,清白的很。

只是让天佑与左成意外的是,他虽出身寒门,却不是免费就读,而是郭家花了资学金进莲花书院的。

沧州,不管是距离京城,还是距离清苑都有一段距离。

邱家祖上三代,并无人为京官,同曹家当不会有交集。

天佑与左成心中松了口气,唯一担心的只有长生。是不是长生与郭家小胖子相交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引得人家表哥不满,才迁怒众人。

天佑与左成找着由头,去长生学堂去了好几次,那个郭胖子喜形于色,并非心机之人。长生与之相交也平和,两人还很是投契。

旁敲侧击下,又知晓邱孝远是个只认书的,即便表弟与总督幼弟交好,他也冷淡处之,没有攀附。

莲花书院里端着身份,性子孤高的士子,并不少见。

天佑与左成就将此事撂下,不再放在心上。

倒是长生,虽年纪幼小,打小受家人呵护长大,却是内秀的性子。

察觉邱孝远对侄儿们的不善后,他就留了个心眼,时常逗引郭远讲他表哥之事。听来听去,也不过是个沉默寡言的书呆,对谁都不怎么亲近的。

郭远性格憨实,见曹家几位师兄都态度温煦的与自己打交道,并非骄横之辈,便也不好意思再记恨他们背后说自己表哥之事,反而有点自责自己是否小肚鸡肠……

唐执玉回到清苑时,已经是五月中旬。

他从静海离开后,又巡视沧州,而后才回到清苑。

在来总督府请见时,他没有再提弹劾郭一裕之事。

半月没见,唐执玉黑了不少,目光烁烁,却是干净十足的模样。

“沧州的两处玻璃作坊已经建好开工,就在运河码头附近。配套的果蔬加工作坊,也建的差不多,月底前就能动工。”唐执玉提及沧州,很是兴奋。

在这个年代,交通很不便利。

曹颙将直隶经济发展重心,没有搁在督抚衙门所在的清苑,而是放在水路交通最便利的沧州。

“这几处都有内务府司官插手,没有在地方上生事就好。要不然本是益民之事,反而要害民了。”曹颙道。

“牵头的虽是内务府的人。可两个副手,一个是总督府属官,一个是沧州官衙过去的,三方牵制,规矩又都定好,倒是不容易为祸。”唐执玉道。

曹颙点点头道:“如此就好,虽说内务府抽去四成利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