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部分 (第2/4页)

出仕后,地方官、太仆寺、内务府、户部、外放,东一锤子,西一棒子,都没有资历太深的衙门,看似一条青云之路,却也波折不断;张廷玉却入职南书房,一直在御前,一步一步升上来,没有犯过任何纰漏。

再说出身,曹颙出身织造府,父亲当时有些手段,多是私下不能见光的,不能言传身教。

曹颙所行的“阳谋”、“阴谋”,多是纸上谈兵。

张廷玉却是出身相府,父亲又是康熙朝名相,再经过御前二十年行走,见识自然不是曹颙能比的。

曹颙对张廷玉这名留青史的“三朝元老”,很是尊敬。

他本是也是谨慎的性子,尚书又不比侍郎,需要关注的又多了,难免有看顾不到的地方,有个张廷玉这样勤勉的人在上头顶着,曹颙还巴不得。

毕竟,这户部最是水深,即便是不伸手,也容易惹一身腥。

曹颙淡定的做个中转站,将下边的公文,阅过再上交张廷玉。然后他就秉性张廷玉那句名言,“千言万言,不如一默”,事事听张廷玉示下。

效果很好,干活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每日里能闲下不少功夫来,自己松快许多;另外这沉默寡言的态度,也显得有些高深莫测,凭添了不少官威。

从这琐碎的公文中解放出来,曹颙便空下思路,想富国之道。

雍正是个务实的皇帝,要是曹颙想要日子顺心,也要有点成绩出来,才能有混日子的底气。

如今,雍正朝三大改革,“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已经有了,只剩下“官绅一体纳粮”,虽说这些年也有些风声出来,却一直没有推行。

这可是挑战整个士绅阶层的行为,曹颙不愿捅这个马蜂窝。

思路再三,曹颙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开发煤铁矿的利弊,二是对外贸易的富国作用。

他发挥上辈子在学校写论文的奔头,开始查阅各种资料,整理各种数据,这两个论题都不是无的放矢,前者是为了预备即将到来的西部战事。

虽说不知道雍正几年西北战端又起,可军机处成立的缘故就是为了西北战事,曹颙是记得的。

后者则是因西南的万亩鸦片,还有皇上对粤海关一直的关注。

回到京城后,宋厚卸了幕僚身份,回家含饴弄孙去了;蒋坚则同过去一样,补了个文书的身份,跟着在曹颙身边,协助公务。

对于曹颙将视线从户部这一亩三分地移开,“不务正业”,蒋坚很是兴奋。

男人骨子里都有冒险精神,乐于挑战未知。

曹颙怡然自得,十三阿哥却是有些挨不住。

他是看好曹颙的,现下见曹颙为避张廷玉锋芒,“沉寂”下来,觉得唏嘘。

这一日,曹颙休沐,十三阿哥便使人请曹颙过府。

曹颙稍加思量,将自己那个关于海贸的折子带了,煤铁那个则放在家中。

毕竟现下西北还没有大动静,直接提军备之事有些太过敏感。

到了怡亲王府,曹颙直接被引进花厅。

虽说外头冬日初寒,屋子里却温暖如春,门口摆了两盘碧绿草木,看着生机盎然。

十三阿哥盘腿坐在塌上,面前摆着棋盘。

曹颙见状,上前两步见礼。十三阿哥摆摆手叫起,指了指对面的座位,道:“来,来,同爷手谈一局。”

早年还好,近些年这样费脑子的娱乐,曹颙是越来越不爱了。

可十三阿哥相邀,曹颙也只能道:“如此,臣就献丑了。”

他在十三阿哥对面坐了,十三阿哥执白,曹颙执黑。

本是极优雅之事,奈何十三阿哥是郎阔的性子,落子干脆利索;曹颙又是个爱偷懒的,多数的时候,不过随波逐流。

不多时,棋盘上便落了不少子儿。

曹颙虽不甚用心,奈何曹寅与庄席两个都是爱手谈的,他为了陪这两位长辈,摆过不少棋谱,有几分棋力。

等到收宫时,以五子惜败,倒也不算输得太丢人。

十三阿哥撂下棋子,看了曹颙一眼,道:“孚若心中有丘壑,却无争胜之心,是何缘故?”

曹颙“呵呵”两声,道:“是臣棋力不及的缘故。”

十三阿哥摇了摇头,皱眉道:“当爷是傻的,你若是像外头的人那样奉承者爷落子,爷早就没耐心再下了。在爷面前,你不必守拙,同爷说说心里话。从重权在握的天下首牧,到现下的摆设堂官,就真的一点怨言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