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部分 (第2/4页)

三姑奶奶,媒妁的谢礼早就预备齐当。”

四姐儿与妞妞只是看着众人说笑,曹颍却是有些意动。

孙家光景虽比前两年好些,可是她却一直手紧。

儿子娶媳妇并没有花多少银两,都是由公中操办;女儿也已经定亲,年底就要发嫁。

孙家财力有限,孙娴虽是长孙女,可公中给预备的嫁妆,却是有限。

曹颍自己名下的地,也不好都陪嫁给女儿,这些日子也在为难。

听说初瑜有谢媒重礼,曹颍也想开口自荐。

没等她开口,就听曹颐说道:“另一个冰人,是不是从淳王府那边请?总不好我们都操办,落下天佑几位舅母。”

初瑜点头道:“已经同弘曙福晋说好了,请她与三妹妹两个为冰人。”

曹颍听了,只觉没意思,睨了曹颐一眼,想着她方才说的“亲姑姑”三字,更是觉得心里腻歪。

说到底曹颐不过是二房庶女,比她这个嫡姐身份还差一等,只因借着大房的光,才飞上枝头变凤凰。

想到这里,她望向下首坐着的四姐,心里生出几分骄傲。

她的胞妹是亲王福晋,她们姊妹一奶同胞,要比旁人亲的多。

四儿没有发现胞姐的注视,正转过头去,带了几分新奇的看着妞妞的腹部。

“让我摸摸?”四姐儿倾过身子,小声说道。

妞妞举得好笑,本想拒绝,可见了四姐儿满脸期待的模样,心中一软,点了点头。

这怀孕还不到三月,尚未显怀,哪里能摸出什么?

四姐儿依旧是小心翼翼,带了几分新奇,隔着衣裳在妞妞的肚子上摩挲了好几下……

前院,偏厅。

这里开了两桌,由天佑、长生招待小一辈。

气氛却有些怪异,只因孙礼庶弟孙初身边,正好坐了李家小一辈的双生兄弟李讲、李证。

李、孙两家是姻亲,自老一辈相继罢了织造后,同居京城,可鲜少往来。

毕竟孙家的处置只是免官闲赋,李家却是犯官之家。

这还是自双生兄弟从孙家离开后,孙初第一次见他们。

双生子是康熙五十三年生的,孙初比他们还大一、两岁,当年双生子因“病故”消失时,孙初已经记事。

现下,双生子不仅“死而复生”,还成了李家的表弟,孙初如何能不诧异……

第1294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却说看到双生子,孙初惊诧莫名,不由望向坐在另一张桌子的长兄孙礼。

孙礼、李诺、李语几个成丁当差的贺寿晚辈,与天佑、恒生、左住、左成几个同坐。他也看到了李讲、李证,面上没什么异状,心里也很为意外。

虽说他晓得李家与曹家早恢复往来,可常到李家请安的是李诺与李语兄弟,李讲与李证因年纪小的缘故,鲜少出门应酬。

与孙初不同,孙礼三年前就中了进士,入了翰林。即便孙、李两家走动的少,他也能听到些李家的消息。

早在高太君出殡时,他便见过李讲、李证兄弟。

他那时也同孙初这般吃惊,还正经打听了一番。

打听的结果,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可仔细想想就明白其中干系。

李鼎暴毙,双生子归李家,双生子承继李鼎一房香火。

虽说相隔十多年,可李鼎是暴毙,多少有人记得些。

加上双生子生母出身李家,在孙家也不是什么私密之事。

不过是赠送美婢之类,在亲朋好友之间并不算什么稀奇。

最令孙礼心惊的是,李鼎竟死的不明不白,直至多年以后,依旧没有定论。

要知道李鼎当时可是侍卫身份,李煦是苏州制造挂户部侍郎衔,正二品大员的身份。饶是如此,没有能查出个究竟来。

原因无他,实在是京城的权贵太多,大街上随便碰到个人都有可能是宗室黄带子爷。

谁晓得李鼎到底得罪了哪位?就是步军都统衙门也定是乐意糊涂着,不敢去详查。

敢行这般手段的,能没有依仗?要是真查出哪位大人物,那头疼的人就多了。

他有些明白舅家行事低调的缘故,自己行事也越发恭谨,在翰林院里得了老成持重的赞誉。

孙礼察觉出弟弟的注视,转过头看了一眼。

孙初的疑惑都写在脸上,孙礼视线滑过李家双生子,眉头微蹙,对孙初轻轻的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