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高怀远摇头道:“不成,这次我一定要见一下方书达,冒险也值得,要不然的话,步军司一旦倒向太子一党的话,步军司起兵支持太子,到时候就天下大乱了!方书达和我交情不错,即便他有异想也应该不会加害于我的!你不要劝我了,注意这几天多留意外城的动向,一旦有事的话,要及时通知我,另外注意你们的安全,万一大乱起来的话,尽快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等事态平息之后再出来!”

说罢之后,高怀远便立即带了李若虎等亲卫趁夜出了后门,朝步军司衙门方向急行而去。

外城虽然没有实行宵禁,但是同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街头的各种买卖生意明显不如往常那样的热闹,许多人自觉的减少了夜间出门的应酬,尽可能的在家观望风声,而街头巡逻的步军司官兵和临安府的官差也明显比往日多了许多,不时的还会对一些路人进行盘查,使外城也呈现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老百姓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像皇家的事情远不是他们可以打听得到的,所以虽然感觉到了临安城气氛的不正常,但是一些做小买卖的还是坚持开张,使临安城的紧张气氛在他们的吆喝声中,显得稍微被冲淡了一些。

高怀远领着李若虎等几个亲卫步行走在大街上,幸好他们在出内城之前,都换上便服,只在衣服下面穿了一身软甲,用以防身,所以在大街上倒也不算醒目,但是从他们的身形上还是可以看出来他们并非一般的平民,除了他们每个人腰间的一把标准腰刀之外,军中养成的习惯让他们行动很是井然,而且步伐也十分整齐,李若虎等人很自觉的护在高怀远身边,将高怀远尽可能严密的保护起来,所以明眼人还是可以看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时不时的会有人侧目观望他们。

而高怀远这个时候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方书达眼下的态度,想来连华岳都受到了太子一党的鼓动,像在临安城手握重兵的方书达,他们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何况方书达历来和史弥远走的不算太近,众人皆知方书达属于一个中立派,所以高怀远现在倒是颇为担心方书达的态度会有所转变。

历史上理宗继位虽是真实的情况,但是史书却并未记录过在这场废立之争中是否发生过战乱,起码高怀远的历史知识之中不曾记得这些事情,但是历史总是处于一团迷雾之中,大多都是由后人所写的,真正能还原历史原貌的史书这个世上可以说并不存在,何况现在高怀远很清楚历史已经因为他的出现,开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移,到底这一次赵于莒能否顺利登基,里面又多出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往往历史上许多事情,都因为小小的偏差便会出现很大的不同。

这也是高怀远所感到忧虑的地方,眼下他既然被裹入了这场纷争之中,而且不可能作壁上观的情况下,他唯有强力支持赵于莒一途,除了他的理想之外,同样也是出于一种自保的考虑。

所以在走向步军司衙门的途中,高怀远整个思绪都被各种念头所充斥着,在他心中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已经假设到了,甚至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必要的时候,他甚至决定暴起制住方书达,控制住方书达以达到控制住步军司的目的。

就在他们一行人快接近步军司衙门,需要穿过一个小巷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李若虎忽然间抬手止住了他们一行人的脚步,高怀远也同时心生警兆,众人立即将手都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其他几个亲卫也立即将高怀远护在了当中。

“前面何人拦住我等去路?快快让开!”

李若虎上前一步,手按刀柄厉声喝道。

这个时候高怀远透过前面两个亲卫的肩膀也看到巷子里面突然出现了几个黑影,将巷子给堵住,于是感觉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妙,无缘无故之下,应该不会有人在这里劫道才是,毕竟这里也算是闹市区了,于是他立即低声吩咐道:“退出巷子再说!”

于是他们几个人立即便朝后退去,但是这个时候在巷口也突然出现了七八个人,将巷口他们的退路也给堵上了,于是两厢的人将他们堵在了巷子之中。

几个亲卫不由得都紧张了起来,纷纷将腰刀拔了出来,护在了高怀远的身边,李若虎也退入他们之中大声喝道:“你们是何人?为何拦住我等去路?”

这个时候黑影中传来几声冷笑:“我等是何人,你们就不必知道了吧!但是我们却知道你们是何人!哼哼!高大人,可是好久不见了呀!不知高大人不好好的呆在内城,深更半夜的跑到这里作甚呢?”

高怀远心里面咯噔一下,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这么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