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 (第1/4页)

,让他便宜行事,而且兵家之事,犹豫不得,高怀远这么做也不算什么过错,于是这件事也就被赵昀按了下来,没有再让郑清之揪住不放,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些事情虽然高怀远在前往济南府的路上,但是因为有贾奇这个特务头子在临安城里面坐镇,加上纪先成这个级内线在朝中为官,所以大致上通过信鸽的来往,高怀远也都有所了解。

对于郑清之的表现,他一笑置之,他现在已经很了解郑清之的想法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在史弥远倒台之后,他越过郑清之直接举荐真德秀等一批大臣这件事上,得罪了郑清之,让郑清之少卖了一些大人情,而且请真德秀入京当左相严重削弱了郑清之在朝中的权利,让郑清之很不爽,郑清之报复他也在所难免,何况郑清之代表着一大批文官的想法,不愿意看到他这个武将出身的大臣掌握太多权利,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高怀远也不去和他计较,只是让贾奇在临安城盯紧了郑清之,省的这个家伙又给他使绊子。

而对于其它的事情,高怀远都表示满意,起码真德秀这个人不错,于公于私这次都帮了他的忙,说明眼下他在朝中根基很稳,暂时不用去考虑会对于京东的政策会生大变,他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在京东放手一搏了。

当他到了济南府之后,彭义斌虽然身体不便,但是还是让人抬着,亲自带着部下出城相迎,场面也十分隆重,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朝廷兵马的到来有什么戒心,这一点让高怀远很是满意,他之所以派赵府堂先行到济南府,就是想先试探一下彭义斌的心思,眼下从赵府堂派人送回来的消息上来看,彭义斌对于他们来这里的这件事上,是持着欢迎的态度的。

所以高怀远就不必担心,在这里会因为彭义斌的不配合,造成他战略上的被动,甚至是遭到背叛以至于让他腹背受敌了。

对于赵府堂主动要求镇守恩州,高怀远也表示支持,因为眼下战线不在济南府,而是在冀州和恩州一线,赵府堂假若到了这里之后,赖在济南府不朝前走的话,难免会被彭义斌所部耻笑,所以赵府堂这一步走的很是正确。

让彭义斌喜出望外的是这次高怀远所率主力宋军,果真是威武异常,基本上和他先前所见的护圣军精锐程度相差无几,他不太明白宋军为何忽然间变得如此精干,但是从这个年轻的京东招讨使高将军身上,他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这两年以来,他也不断听闻京中之事,所以深知高怀远现在在大宋朝野之中的势头那是如日中天,他能成功动兵变,将根深蒂固的史弥远一党一举从临安朝中拔出,就说明此人并非是个浪得虚名之士,特别是这次他领兵征讨李全,以少击多,短短数月时间,便将李全连根拔起,彻底扫平了李全所部,要是没点本事的话,是绝不可能的。

所以彭义斌虽然看到高怀远年纪很轻,但是却一点也不敢小看于他,见到高怀远之后,表现的十分恭谨,而高怀远看到彭义斌带伤出来迎接他,也当即下马,走到彭义斌面前,连声道谢,并且拦住彭义斌,不许彭义斌下地施礼,显得十分客气,丝毫没有因为他身份地位崇高,而显出一点的傲慢之色。

这么做让彭义斌和他的手下的人都很是满意,各个心道这个姓高的果真是个聪明人,起码并不像一般的朝廷官员那样傲慢无礼,根本不把他们这些义军放在眼里,仅凭这一点,就给这些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彭义斌再次在城中设宴款待高怀远,但是他的邀请刚刚提出来,便被高怀远婉言回绝了。

彭将军莫要客气,眼下战事要紧,尚不是饮酒作乐之时,我等还是以如何退敌为重,这等俗礼就免了吧!不瞒彭将军你们,高某出兵之前,就在军中下了禁酒令,凡是饮酒作乐者轻则脊杖,重者处斩,假如我要是领头违背的话,岂不等于自食其言了吗?简单吃些饭菜,我们还是商议退敌之事吧!高怀远很很客气的对彭义斌婉拒道。

彭义斌等人这才相信,原来早几天来的赵府堂他们所言非虚,这个高大人果真是个治军甚严之人,连他也自觉遵守军纪,如此以身作则,宋军军纪想不严明恐怕都难。

而一支军队若想无敌于天下,旁的不说,最起码的就是军纪严明这一条必须做到,唯有军中将士做到令行禁止之后,军队才有战斗力,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是真正能做到之人却少之又少,彭义斌扪心自问,自己就绝对做不到这一点,要不然的话,他眼下也不会在蒙古大军面前败的如此之惨了。

于是彭义斌连连赞许高怀远的治军之法,也不再多客气,上了一些简单的饭食,供高怀远等人吃过,便商议起来了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