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 (第1/4页)

由于认为将利县比较小,拖雷派出攻打将利县的兵马数量不多,只是由一个蒙古千夫长率领的两千新附军,在威胁未果之后,这两千蒙军便动了攻城。

别看城中守军不多,弓弩数量也很有限,但是本地百姓却听闻了蒙古兵的凶残,在知县的鼓舞下,城中军民同仇敌忾,誓不投降,故此连续三天,蒙军的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拖雷闻讯不得不加派了一些兵马,前往支援。

为了破城,蒙军在城外开始逼着俘获的工匠们建造各种攻城器械,就在城外建起了三座箭楼以及抛车等物,退至了将利县城下。

顿时将利县便陷入到了苦战之中,城中大批军民被城外敌军箭楼上的弓箭手射杀在了城墙上,而且那些蒙军抛车轮番射巨石,连连轰击将利县城墙,给将利县的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知县大人率军死战不退,结果也被巨石砸伤,当天下午便伤重不治,死在了城墙下面,而这个知县也算是条响当当的汉子,临死将指挥权交给了守城的都钤辖,嘱咐他们一定要死守城池,无论如何不能投降。

知县虽然战死,但是也激起了城中军民的死志,即便武器不如城外蒙军,但是他们还是连连击退了数次蒙军的进攻,也以礌石、滚木杀伤了不少的蒙军兵卒。

但是在蒙军接连动的猛攻之下,将利县城中还是开始箭尽,抵抗越来越弱了下来,入夜之后蒙军为了尽快攻取将利县城,连夜加紧了进攻,城中军民伤亡惨重,而且疲惫不堪,将利县城可以说是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但是就在将利县城军民几近陷入绝望之时,形势突然间生了大逆转,眼看蒙军已经攻上城墙,破城就在眼前的时候,忽然间蒙军后方大乱了起来,城中军民也不清楚外面到底生了什么事情,只听得城外到处都是呜里哇啦惊恐的大呼小叫。

而已经登城的那些蒙古军,则忽然放弃了进攻,掉头逃下了城墙,丢了满地的尸体转眼间便撤离了城墙。

直到城中军民看到一条条火龙满山遍野的追击蒙古军,本来嚣张到了极点的蒙军,这个时候乱了套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着兵,全军大溃而逃,一路朝着阶州方向溃去。

城中军民这才意识到原来是他们的宋军援军到了,本来已经陷入绝望,只等着死在城中的军民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之声,紧接着许多人拄着手中的刀枪,跪在地上放声大哭了起来,无不朝东而拜,感激朝廷的英明,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让援军赶来救援他们。

黄严满身溅满了敌人的血迹,看着溃退下去的蒙古军,抬手下令鸣金收兵,这么黑的夜晚,他即便再胆大,也不敢放任大军随意追击败兵,这里已经离阶州城不远,敌军主力随时都可能出现,假如突然间碰到敌军主力的话,那么他这一仗就可能转胜为败,好不容易取得的胜利可能就此复制东流。

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了收兵,入将利县城休息,毕竟他们出兵之后,到这里连日的赶路,和一天中两次大战,已经令兵将疲惫不堪了,此时无论如何都不是逞一时之勇的时候。

将利县城的都钤辖身上裹满了裹着血迹斑斑的白布,亲自开门将黄严的大军迎入城中,满城军民皆跪倒在地迎接大军的入城。

看着街道两侧停放的那些战死的军民的遗体,黄严心中颇为不是味道,作为宋人,他有点疑惑,为何总是要让老百姓受蛮夷的欺凌,既然今天他有幸裹入了这场战事,那么他便绝不能再让这些大宋的老百姓继续受这样的屠戮了。

诸位请起,诸位能在蒙古大军来袭之时,力抗蒙军连番猛攻,黄某甚为敬佩,此战之后,黄某定会向都承旨大人为诸位请功!

来人,将那些被咱们宰了的鞑子兵将的脑袋全部悬于城墙之外,也让鞑子看看他们来招惹咱们宋人的下场!以祭那些阵亡军民的在天之灵!黄严下马搀起了跪在城门处的李钤辖,并且将附近那些兵卒一一搀起,赞叹了一番之后随即下令道。

黄严麾下兵将立即便开始接管将利县城的城防,并且组织民众乡勇迅的拆掉了城外蒙军所造的那些冲车、砲车等物,能运得入城的尽数运入城中,不能运走的直接就地放火烧毁,省的被后面再来的蒙古大军利用,同时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收集城外散落的那些箭矢、乱石、滚木等物,运入城中加强将利县城的防御。

黄严作为一个成熟的将领,比谁都明白胜利只是眼前的事情,遭受他们连番两次打击的蒙古军绝不会坐视他们不管,等待他们的一定是紧随而来的猛烈进攻,他兵马数量不足以在城外和蒙古大军正面对决,眼下他最明智的选择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