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部分 (第1/4页)

岳将军将其临阵处斩,当为明智之举,作为本官临时指定的副帅,岳将军此行为并无不当之处,即便岳将军不杀潘福,本官得知之后,也绝不会放过他潘福的!

都不用说了!此事自有我高某承担,岳将军并无错可言,假如有人要弹劾岳将军的话,自有本官承担,诸位都起来吧!

本来高怀远这次对潘福就很是不满,他下令各路兵马出关之时,潘福便阳奉阴违,拖拖沓沓领兵裹足不前,高怀远当时便对潘福起了杀心,当时如果不是正在用人之际,怕潘福麾下的兴元府军将不满,生混乱的话,当时他就会派人去将潘福给绑了,直接押送利州关入大牢听候处置了。

而这次岳琨将他杀了,也正合高怀远的心意,故此高怀远当然不会怪罪岳琨僭越了。

那些潘福曾经的手下一听,得了!这状告不赢了,连都承旨大人都说杀的应该,那么潘福也只能自认倒霉了,谁也没办法了!不过有几个潘福的亲信手下却是一肚子腹诽,心道早知道你姓高的和这个姓岳的还有姓黄的结拜为兄弟,你当然是要为这个姓岳的撑腰了!

虽然大家也都知道,岳琨乃是当年岳王爷的后裔,但是岳飞在四川的影响力并不算很大,当时主持四川防御的主要是吴氏兄弟,所以四川的军方一直都很推崇的是吴玠兄弟二人,所以不太看重岳琨的身世。

而高怀远这次摆明了一屁股坐到岳琨那边,为岳琨撑腰做主,这些人也明白自己眼下是没法扳倒岳琨,只得暂时偃旗息鼓,等着以后再去临安城找当今圣上告御状,参高怀远和岳琨跋扈。

这件事就这么暂时被高怀远按了下来,紧接着高怀远便令军中书吏,将本次战事之中有功之将的功绩记录下来,写成奏章立即飞马送往临安城报捷,为三军将士请赏。

此战幸有诸位将军舍命相搏,才得以将鞑子大军逐出宋境,否则的话定会令我宋境之内的老百姓生灵涂炭,诸将都可谓是功不可没!诸位可以先下去休息一下,令将士就地休整,传令关内,令逃难入关的百姓返回故地,重建家园!高怀远忙活了一阵之后,开口对诸将说道。

诸将闻言之后立即躬身谢恩,告退离开了高怀远的大帐,而岳琨和黄严自然被高怀远留在了大帐之中。

虽然这一次宋军齐心合力将蒙古大军逐出了利州路宋境,但是蒙古大军所过之处,对于关外的各地破坏却十分严重,整个阶州城的军民以及周边数十里范围内的军民基本上被蒙古鞑子屠戮一空,可谓是损失十分严重。

好在是高怀远在这里,及时率军迎战,才将宋境之内的损失降至了最低,否则的话,关外五州还不知道会被蒙古大军祸害成什么样子呢!

三弟,这次实在是对不住了,愚兄恐怕是给你惹麻烦了!岳琨看到帐中只剩下他们自己人之后,便开口对高怀远说道。

二哥不要再说这些话了,你做的没错,完全用不着对我道歉!眼下我们要商议一下,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兴元府军的潘福被你斩了,而金州军的陈郁也战死沙场,眼下这两军要尽快安排人统驭!不知你们两个有何适当的人选没有呢?高怀远不待岳琨把话说完,便立即打断了岳琨的话头,对他们二人问道。

这个!不瞒二弟!这次我率领兴元府军来此地和蒙军交战,兴元府诸将之中除了张庆尚可圈可点,算是一个堪用之人外,其余诸将各个都是潘福的亲信,基本上都是一群酒囊饭袋,而且他们对于这次我斩杀潘福,非常不满,堪用之人实在没有几个!岳琨略微想了一下之后,便对高怀远说道。

干脆,我看还是换成咱们自己人好了!二哥手下的那个郑秉杰我看还算是不错,还有我麾下的费文龙也算是个脑子好使的家伙,干脆就将他们二人提拔起来算了,这么一来,四川的四大驻屯军便也成了老大你手中可以直接控制的嫡系了,省的以后再有人不听你的号令!黄严让李若虎给他搬来了一个椅子,跷起来腿舒舒坦坦的躺在了椅子上,对高怀远说道。

岳琨不待高怀远说话,便立即摇头道:“郑秉杰虽然敢战,算是员不错的虎将,但是却不善用心,做个副将倒是还行,但是作为一军主将,显然不太合适!而费文龙是个不错的大将,确实也可升任,但是毕竟他资历尚浅,直接升为都统显然会遭人非议!这么安排恐怕不妥!”

岳琨毕竟要比黄严沉稳一些,所以在这方面的考虑上也相对周全一些。

高怀远点点头道:“二哥说的有理!我这次率军入利州,已经换了两个都统司的都统了,假如再从你们手下提拔人手,充任兴元府和金州都统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