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部分 (第1/4页)

高怀远虽然表面上表现的很独裁,但是内心里他也清楚,想要靠着武力收服吐蕃诸部对于眼下南宋来说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南宋虽然在他的主领下,军事力量开始变得很强大了,但是也绝对没有实力能在短时间之内武力征服吐蕃的,毕竟打仗是打的钱,南宋即便再富也支撑不起一场对吐蕃的全面战争,想当初唐朝够厉害了吧!不照样跟吐蕃打了上百年,也没有能把吐蕃王朝怎么着,宋朝在有金国和蒙古两国的威胁下,是绝对不可能大规模对吐蕃用兵的。所以和平解决吐蕃也是唯一的办法,毕竟吐蕃现在也分裂的乱糟糟的,历史上蒙古汗国吞并吐蕃,也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只不过这一次他下手比蒙古人早了一点罢了,抢先一步吃掉了吐蕃,这样一来蒙古人再想通过吐蕃来攻入四川,也就没了可能了!吐蕃那几百万人也不是好惹的,蒙古人想要武力解决吐蕃的话,估计他们也没这么好的胃口!

这一场谈判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在新年刚过的元月底敲定了这件事,而这段时间,秦凤路那边的局势也在陈靴等一众官员们的努力下稳定了下来,大量金国贵族的土地被收回,腾出了大批空地,一部分被军方作为屯田之用,而一部分则分授给了有功将领作为奖赏之用,还有一部分则分发给当地百姓耕作,使秦凤路的局势以非常快的速度稳定了下来……

为此,高怀远对陈靴等人大为褒奖了一番,并且以朝廷的名义,授予陈靴观文阁大学士的职官。而萨班这个时候也派出了手下僧俗,充作他的使者,带着他写的那份 《萨班致吐蕃人书》 回到吐蕃开始出使吐蕃诸部。

这件事尚需一些时间,所以高怀远便将此事交给了赵葵和周从安主理,并且在通过书信和真德秀等大臣们商议之后,授予周从安一个吐蕃宣抚使的位子,让周从安协同萨班来完成对吐蕃诸部的整合。

同时高怀远还令岳琨兼领吐蕃防务,抽调出一些熟悉吐蕃语的兵将,令其进入吐蕃境内已经宣布归顺南宋的势力之中,充当军事联络官,协调诸势力之间的军事,同时也等于是派驻到这些归顺势力之中的监督官,监督他们是否真心降宋……

高怀远给这些出使吐蕃的军将几个使命,一是要和这些吐蕃势力的头脑人物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是协调他们的军事力量和宋军之间的关系,三是暗中收买人心,使吐蕃人对南宋彻底产生归附感,四是帮助吐蕃势力绘制详尽的地图,送交宋军本部收纳,以备以后使用,五是帮助这些吐蕃人练兵,随时做好抵御蒙古军入侵的准备……

同时为了给吐蕃施压,高怀远还令岳琨向吐蕃边境地区派兵陈驻,给吐蕃诸部继续施压,摆出一副你们不答应归顺,那么我们便要发兵灭了你们的架势。

而这段时间窝阔台率领蒙古大军在潼关以及黄河沿线不断的进行着血战,金国也被逼到了绝地之中,所以奋起余勇调集了金国国内的主力兵马,不断的击退蒙古军的进攻,双方损失都非常大,以至于进入了绍定四年之后,窝阔台也没力气率领蒙古军继续打下去了。

这一场大战历经大半年的时间,对于双方来说,都消耗了大量的实力,蒙古人倒还好说,毕竟他们地盘大,能撑得下去,但是金国这边却实在是撑不下去了,金国本来国境就变得十分狭小了,只剩下河南这一块地方,钱粮方面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前方大军几乎要到了断粮的境地……

山穷水尽的金国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完颜守绪又一次想到了他们临时的盟友,大宋的高怀远同志。

于是完颜守绪派出特使出使大宋,而金国使臣的行为也很是务实,他没从淮南出境前往临安,而是从秦凤路出境跑到了利州路求见高怀远。

高怀远在利州制置使司里面接待了这个金国的使臣,令人赐座给这个金国使者之后,便问及了他们的来意……

“启禀高大人!下官乃是特奉我主之命,前来谒见高大人的!时下我朝大军连番在潼关以及黄河沿线击败蒙古大军,使之无法南犯,但是我朝时下却粮草短缺,我主派下官前来谒见高大人,希望高大人能念及我们宋金两国乃是友邦,支援我朝二十万石军粮!不知高大人能否答应?”

这个金使倒也不绕弯子,直接便对高怀远说明了来意。

高怀远听罢之后一皱眉头道:“你们弄错了吧!这种事怎么能来这里找本官商议呢?此事事关重大,绝非本官可以决定的,你们为何不前往临安,禀明我朝圣上呢?”

这个金使微微一笑强装镇定的说道:“当今天下谁不知道大宋国事乃是掌握在高大人手中呢?此事即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