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1/4页)

为了快速装填,他还改进了火炮装药的程序,将火药分成固定的重量,装入到丝绢缝制的药包里面,每次装填只要拿出药包,塞入炮口,用炮杆捣实到炮尾既可,减少了每次装药的麻烦,连带着散弹,也用麻布包裹标准重量,可供随时装填,使这种火炮的装填速度比最早的时候提高了数倍,大幅简化了装填的程序。

朝堂之争 第213章 山东李全

高怀远经过这一年多无数次试炮之后,为一门炮配置七个人,负责整个火炮的运作,每个人专门负责一项工作,规定了操作流程,相互配合共同操作,使火炮的运作流程化,这种规定更是使火炮的发射提高了效率。

经过连番的试用之后,火炮的实用性日臻成熟,可以说只待一鸣惊人了,这让高怀远很是高兴。

至于另外一种,就只能说是火铳了,这种火铳高怀远设定为单兵使用的武器,尽量要求小型化,轻量化,口径也要求比较小,大致在三公分左右,再小他的工匠们便做不到了。

在这个东西上,高怀远更是费了不少的周折,首先轻量化上,便不容易做到,青铜材质虽然不错,但是铸造起来很是麻烦,内膛的镗孔也很不容易,质量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气泡等瑕疵,火铳的膛壁太厚不行,那样的话太重,不易携带,太轻也不行,承受不住膛压,会炸膛伤及使用者。

所以几经反复试验,才算是确定了膛壁厚度,枪管长度也稳定在两尺,重量控制在了二十斤以内,不过这种东西还是不合高怀远的要求。

因为这个火铳使用起来实在太麻烦了,不管是装填还是操作,都麻烦的要死,开始时候用的是引线点火发射,但是这么一来,装填发射一次,一分钟的时间都不行,这射速真是要命,有这功夫一个善射的弓箭手可以射出二十支箭了,根本不实用,只能用来吓唬一下人。

所以高怀远决定改进装填和发射的方式,步枪的发展最初就是前装火绳枪,接着是燧发枪,后来才出现后装的击针步枪,对于后装枪,高怀远是不想了,现在各种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那种程度,火绳枪用起来太麻烦,他也看不上,最后便将目光落在了燧发枪上,这个东西他有条件实现。

燧发枪说白了就是个打火机,而现在他已经有了这种东西,打火机在他从黄州回来之后,带回来一大桶猛火油,他采用蒸馏的方式再次提纯,得到了不少的火机油,现在他的身上就有了一个用火机油的打火机,笨是笨了点,但是比起以前用的火镰、火绒点火的方式,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倍。

有了打火机这个成功经验之后,改造燧发枪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于是高怀远花图纸,开始搞这个东西,经过一帮各式工匠们半年多的努力之后,还真就让他做成了。

这种燧发枪和后世的燧发枪不太像,因为口径过大,装药量也很不小,想要抵肩射击,除了他这样的怪物能承受,一般人,只要开枪,便会枪响人翻,打着打不着目标,使用者肩膀就受伤了。

所以即便是造出这种东西,也只能采用卧姿射击,用小驻锄抵着地面,将后坐力传导到地面上,才能发射,用起来还是麻烦了一些,装填一发速率提高到了一分钟两到三发,算是进步不小了。

试用之后,最远射程可以达到一里左右,有效射程大概也就是百米左右,再远就不知道打到哪儿去了!这对目前的工艺来说,已经算是极致了。

所以高怀远只是试着造了一些,作为技术储备,没有要求继续制造,只是又改了一下,搞了个小家伙出来,算是个双管手铳,平时可以拿来防身使用,出其不意之下,神仙也躲不过这家伙的偷袭。

他让靳同等工匠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制造中型火炮上面,保证源源不断的储备这种火炮,应急使用,并且在他的卧虎庄里面,抽选出来几十个精壮庄丁,组成他的私人炮兵,装备给他们五门火炮,住到山中无人之处,专司操练火炮,这帮人将会是他以后组建炮兵的指挥官,每个人都将成为教官,有他们在,只要储备的有足够的火炮,他短时间便能训练出来一支无坚不摧的炮兵来!

高怀远现在觉得自己牛叉到了极点了,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中国古代达芬奇,是个超级发明家了,从他手底下现在诞生出来不少超时代的产物,假以时日,将这些武器搬上战场的话,将会是敌人的噩梦!

除了这些火铳之外,高怀远还比较关注他的陷阵甲的发展,陷阵甲都是周伯通主持的铁作里面所造,使用的都是用水力机械杵锤千锤百炼的百炼钢所制,式样上和当代甲胄风格迥异,防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