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和贵诚身边的那个从侍有什么关系。

于是他立即答道:“启禀相爷,这个高建乃绍兴通判,开禧年间进士出身,历任主薄、知县等职,嘉定五年转任绍兴府通判一职,直至现在!任上倒也没出过什么纰漏,所以这次会被点入备选之中!”

薛极的话立即让史弥远确认了这个高建的身份,捋着胡子说道:“这位高建在绍兴连任十余年通判,而无晋升,想必也算是难得!其在位十余年能无什么差错,想必也是个小心谨慎之人,这次的扬州知府一职,我看就让他去吧!”

史弥远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立即便决定了高建的仕途,但是却让他手下的薛极等人大跌眼镜(假如他们有的话)因为他们所有人都参与了这件事,各自或多或少的都得了一些便宜,但是最终他们每一个人看好高建这个人,没想到最终脱颖而出的居然却正是这个让他们最不看好的人。

但是所有人都没表示反对,因为既然史弥远已经点了他的名字,明确的告诉他们,由高建接任扬州知府一职,这个事情便算是拍板定案了,而且他们也都能想得出,像这种事情,史弥远定是已经做过权衡,铁定已经收到了高建的重礼,要不然的话打死也轮不着他。

所以大家都是明白人,立即点头答应,开始着手办理此事。

没事闲暇的时候,薛极和李知孝谈及了此事,想从李知孝那里打听一下这个高建的背景,他又是如何攀上的史弥远。

李知孝也是史弥远手下之一,更是和薛极一样,被称为“三凶”之一,身出豪门,但是却依附于史弥远,嘉定四年的时候在右丞相府主管文字,被史弥远视作亲信而不以为耻的家伙,所以对史弥远的事情知道的比别人要多一些。

李知孝捻着胡子笑道:“看来会之(薛极字会之)兄虽然身为吏部尚书,却还是有失体察呀!不知会之兄可曾记得去年你们吏部曾在大冶调入王府一个县尉吗?那个人姓什么不知会之兄可曾记得?”

薛极于是赶紧回忆了一下,赶紧点头道:“记得!记得!当初我还记得此事乃相爷亲自交办之事,是我亲自安排的此事!那个人也姓高,不过后来我记得那个县尉被夏震调入了殿前司,充当了王府侍卫总管,难不成这个高总管和这个高建还有什么联系吗?”

李知孝立即便笑了起来,点点头道:“不错,会之兄说的这个高从侍,正是这个高建之子,现在可是相爷身前的红人呀!相爷现在整日带着的那副奇怪宝贝玩意儿,就是这个高从侍所赠,使相爷的双眼得以重现清明!而这个高建却是父随子贵,这次才能在众多强手之中脱颖而出!”

薛极不由得恍然大悟了起来,干笑了一声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不过我听相爷说,他这个宝贝确实神奇,戴上之后便能视物清晰,再也不会看不清奏折上的小字了!只可惜这等宝贝,你我无缘得上一副,我现在这眼睛也已经有些昏花了呀!”

李知孝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正在有些期望也得到一副水晶花镜的薛极,然后嘿嘿笑了一下对薛极说道:“我看这不是件坏事,高怀远献给相爷的那副宝贝虽然难得,但是这东西贵在难得,才会显得珍贵,会之兄无福消受此物,也不是坏事,相爷刚刚得到这样的宝贝,不见得喜欢有人拿到和他一样的宝贝!所以眼下即便会之兄能寻得此物,最好也别露出来为好!呵呵!”

薛极一听,连忙点头,心道还是李知孝这个留在史弥远身边的人最懂史弥远,要不然的话,他还真想去找高怀远,也所要一副这种宝贝过来呢!要是那样的话,保不准会惹得史弥远不喜,所以他赶忙对李知孝道谢:“多谢贤弟提醒,薛某受教了!”

朝堂之争 第272章 父子相见(上)

当任命的敕书被送至绍兴之后,高府上下无不感到兴奋异常,高建更是高兴的险些没有背过去气,这次的事情其实他并未报什么太大的希望,以他看来,高怀远虽然已经到京中为官,但是毕竟只是一个亲王府的从侍,远没有到能呼风唤雨的程度,所以他虽然花了不少银子,也并未寄予太大希望。

之所以他会得到高怀远的消息之后,大笔的花钱送礼,不过也只是想趁机结识一下像薛极这帮大员罢了,这次不行,也混个脸熟,为以后的升迁打下一个伏笔就成,而且扬州乃是一个重镇,知府更是一个肥缺,按理说竞争之人会多如牛毛,京师里面瞪着眼想要接任这一官职的人绝不在少数,以他一个地方官,想要拿下这个官职,基本上可以说是没什么希望的,所以送礼之后,他也就将这个事情淡忘了下来,毕竟他这些年来,在绍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