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说是结亲,贾母也不可能把她放出去了。

而听说她们离开大观园要去邢夫人那里住,黛玉等人知道些内情的,均不由得暗地里为她担心——凤姐在园中用的虽是软刀子,但只要有几分胆气,也不是致命的杀局。可是到邢夫人那里去的话……

或者三姐也是这样想的。

她本来说是要离开的,但二姐竟应了住到邢夫人那里去,她隐约听过些传闻,又传来了薛家帮忙给柳湘莲说了一门亲事的消息,最终便决定留了下来,和二姐一起去“做客”。

128章

贾赦那里,虽然有一个贾母看着,但是绝对不比贾珍的东府好到哪里去。他的姬妾数量是贾家第一,比起贾珍好的地方,无非就在于,他没有娈宠,姬妾也都是买来的而已。虽有逼迫之事,也都是家中的丫鬟。

尤氏姐妹是相当美貌的,绝对在他昔日里看中的鸳鸯之上。姑娘们口中不好说,心里面清楚的,都难免有些猜疑——这贾赦会不会把主意打到尤家两姐妹身上?那是他儿子的女人啊!连带三姐也比他晚了一辈,加上贾母的约束,怎么也不该无耻到这种地步才是。

过了十余日,贾赦那边风平浪静,心中有些担忧的人也就逐渐放下了心思。

宝玉从平安州送信回来,听闻此事,叹息了几声之后,也就作罢了。在贾赦那儿,首先听闻的大事,倒是又有人来向迎春求亲了。

这次是一个姓方的富商之家,照道理,本来这样的亲事贾家没道理答应才是——嫁女嫁高,迎春虽是庶女,按照原本的打算,也该嫁入官宦之家或者书香世家,便是做填房,也比嫁给商家的可能性高。否则,面子往哪里摆?所以园子里面几乎没人把这次求亲当做一回事。

谁料贾赦再次出乎众人的预料之外。

他见方家极有诚意,又肯出钱下聘——传言是十万两银子——只为了求娶一个公侯之女,他居然便应了,给迎春置办起嫁妆来,连日子都定下了,只说来年春天便挑个好日子发嫁。

办事效率,旁人几乎没能反应过来,这件事情就成了定局。

连贾母都有些措手不及。但是迎春到底是贾赦的女儿,贾赦做得了主,她又想到之前迎春泡汤的婚事,也是无法,探听得方家家风尚可,又是嫡长子,还颇有出息,也就作罢了,认了这件事。

姐妹们这才先后向迎春贺喜,又不免纷纷送些小东西给她添妆。

即使是方家给了许多钱,经过了前面的事情,众姐妹也不认为,贾赦会给迎春准备多少嫁妆。

唯有黛玉,从宝玉奇怪的态度上,总觉着这事和宝玉有些关系。只是宝玉这些时候是来来回回进进出出,黛玉完全没机会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不问清楚,又不免挂心,这一日,想着宝玉该在怡红院,便往怡红院而去。

秋高气爽之时,便是午后时分也显得颇为凉爽。黛玉一路行来,秋风拂面,却是不由得想起了陪在二姐身边的三姐,和对三姐全然不知,如今正在薛家的帮助下筹备要成婚的柳湘莲……

想来会有这样的蝴蝶效应,不过是因为她的绣品被偷,使得二姐的事情被发现的时间提前了一点儿得缘故。贾琏和她们姐妹的相处时间太短,却是没有想到将三姐发嫁的事情,更不要说为她做主了。

所以柳湘莲如今完全不知道三姐,也没有在答应了订婚之后悔婚,使得三姐自杀,自己也因为后悔而出家。

这样的变化该说是好是坏呢?

对柳湘莲来说,或者是好的。但是对三姐来说,她会不会觉得已经生无可恋?这世界真是对男子太有利了……

这么想着,黛玉已经到了怡红院,却见院门大开,举目望去,竟无一个丫鬟。黛玉心中暗叹,走了袭人秋纹碧痕这样几个掌事的丫鬟,怡红院却是一下子松懈下来了。晴雯本来身份够,却又是一个不做事的,虽然一般来说无人惹她,但她脾气躁,也很难管好事情。至少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吧?

宝玉如今少在怡红院,就使得这些丫鬟愈发的懒惰了。

…… 咦?

黛玉顺脚进了怡红院,才想着晴雯是一个不做事的,就看见晴雯隔着那西府海棠,拎着水自游廊上走过。便是侧面,也能看到她颇为吃力,似乎还有些吃痛。

因为宝玉如今少在,黛玉自然就更少来怡红院了。见了这样不由得吃惊。随即想起,晴雯有些时候不到她的潇湘馆去了。只是最近大家都少有往来,所以她竟没有注意到。

当下走了过去,在游廊下扬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