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以至于她都认为,这是王夫人的暗中运作了,当着姑娘们的面,便没给王夫人好脸色看。

当然,直到贾母没有给王夫人好脸色看,贾母自己也表现得很不悦的时候,黛玉和其他的姐妹,也都还不知道南安太妃传来这个消息的事情,只是觉得贾母和王夫人很奇怪而已。

毕竟她们都不是会把这种事情说明白的人。

而且,贾母和王夫人有矛盾的事情,但凡有些心思的人,都能看得明白。

当黛玉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几乎都已经大局已定的时候了……

八月十二。

将是中秋时节。

但佳节将至,贾母却没有任何兴奋的心情,她早早的就让女孩子们离开了她的房间,自己带着鸳鸯两个,单独在自己的卧房中等待消息。

这件事她没有让自己的心腹鸳鸯去做。

当她的二儿子或者也是唯一一个儿子贾政满脸愁苦的走进了她的卧房的时候,她的心顿时一沉。

“怎么,我们家的三姑娘还不够好,连她也换不得玉儿不成?她真当玉儿在京城的名声,被他们带去私嫁也会无人注意么?”

事情紧急,贾母甚至顾不得掩饰了,把自己试图用探春换回黛玉的打算都明说了出来,丝毫不顾面前站着的正是探春的生父。这些姑娘们她说是都疼,但在她的心底,怎么也还是分个三六九等的。

贾政也没有对此表示抗议的意思。

贾母也不待贾政说话,又恨声道,“她就是瞅准了,我们怕他们把你那大舅子给牵连上。只好出一个家里的姑娘来平息此事,否则,东瀛蛮荒之地,有谁愿去那儿?他们王家的烂摊子,却要我们贾家来善后。”

话虽这么说,但谁让王家没有适龄的姑娘呢?

而且,现在四大家族的情况是,王家倒了,他们贾家和史家都要败下去,薛家就更不用说了。更不要说,南安郡王一脉根基深厚,不会因此事一蹶不振,他们家里不应,因此结了这个仇,日后的结果也不用说。

贾政叹气行礼道,“都是儿子不争气。”随即又叹气道,“南安太妃的意思是,没有一点儿转圜的余地。假如我们不应了此事,她此时就要追究林家的财产一案。”

贾家吞了林家的财产一事,贾政最初也是不知道的。毕竟他是一个传统文人,并不通财务,几个兄弟和族长都没和他抱怨说家中银钱不足,他也就没在意。

后来知道也无可奈何了。

加上贾母的意思,又是把黛玉日后配给了宝玉,这园子日后也给了他们。贾政便放下了这桩心事,自觉可以不长得过。本来他的意思,也就是让黛玉配给宝玉的。

但如今……

贾母震惊得一下子就从塌上站了起来,“她疯了?三姑娘有什么不好,她明知道我非要留下玉儿不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贾政苦笑道,“孩儿不知。”

南安太妃这绝对是破坏规则的行为。唯有政敌,才应该出现这样的胁迫和警告。

虽然贾母和南安太妃有些旧怨,但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而且是私人恩怨。像她们这样的老太婆,都深谙上流社会的各种规则,绝对不会轻易将这种私怨带入到家族的交往之中。

南安太妃这次的行径,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之外!

贾母简直想不通,南安太妃哪有这样做的理由!

“难不成玉儿的名声竟传到了海外,对方指定要黛玉不成?”

贾政依然苦笑道,“若是如此,王大人也该通个信息才是。”

确实如此。

贾母意识到自己病急乱投医了。

但这样的话,也就是说,事情依然停留在——只要找一个相貌、才气、品德都不错的女孩子私自和亲就可以了的地步,南安太妃何苦要摆出,宁可拼得鱼死网破也只能选择黛玉的态度来?

已经频繁的交涉了几次都没有结果,这次甚至连这种威胁都拿出来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

“你再去联络联络,”贾母不死心的说,“这没有道理,我看她必然另有所图,她也该知道,我贾家如今还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史清兰更不是。和我贾家结仇,对她又有什么好处?”

她一时情急,连自己多年不用的闺名都拿出来了。

贾政当初最是疼爱妹妹,也不想让甥女嫁到那蛮荒之地去,见贾母气势十足的样子,心中斟酌了一番对南安郡王家的词句,默默的退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