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开后看到里面也有一张石床,有七尺见方。这地方应该是王后,或是殉葬的姬妾专用空间,内有石屏风和铜叶装饰的帐钩一副。铜叶有的掉到石床上,有的掉到了地上,显然是帐子腐烂了以后所致。床上的石枕头上,积满了灰尘,黑糊糊的,很厚,可能是腐朽了的衣服。

床的两边各有石女20名,都侍立在一旁。有的手里拿着毛巾、梳子、镊子这些东西,有的则举着盘子,像是侍奉进餐。

魏哀王的墓显然比他老爸魏襄王的墓造得好,所用葬具也相当讲究。但有一点都很奇怪,魏襄王的墓内没有多少随葬品,魏哀王的墓里面也没有其他器物,仅有几百枚铁镜子。

看来魏王家族的墓,早年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可能性相当大。

● 刘去盗墓让美女裸尸吓退了

凡盗墓者皆胆子很大,刘去也这样。但胆子再大,也有害怕的时候。刘去在盗开了魏王子且渠的墓后,便看到了极恐怖的情景,最后是把盗洞堵上,恢复原状退了出来。

且渠到底是哪位魏国国君的儿子,史书上没有交代清楚。

盗且渠的墓,刘去并没有花多大力气就打开了。因为墓穴挖得不深。不只墓穴浅,连葬具也没有,看不见棺材。但里面有一张石床,长一丈,宽六尺,也有石屏风。石床下面尽是云母石。

古人认为,云母石是石的根,故取此名。此石质韧,可层层剥离成薄片,薄片光滑透明,有弹性,古人常用它作镜屏,也会用在墓中作防腐材料。

“游戏派”盗墓之王——汉广川王刘去(5)

让刘去胆怯的是床上的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年纪都在20岁上下,头朝东脚朝西,身上*,*躺着,没有衣服,也不见遮盖的被单。刘去怕的倒不是美女帅哥的裸尸,而是这两具少说下葬也有两百年的尸体竟然如活人一样,连头发和牙齿也和常人无异,真是活见鬼了。

刘去很害怕,很可能是吓得半死了,哪还敢靠近尸体寻找随葬品,赶紧退了出来。

刘去的所见很奇怪,为什么魏王子连葬具也没有?还有,为什么会是两具裸尸?再穷也得给他穿身送老衣(殓衣)啊。而且,两人怎么会同时死去?我怀疑那个女的很可能是王妃或是王子的侍妾,是殉葬的。

一种推测,魏王子的墓可能也是早期被盗,因为墓室内不见衣物和棺材什么的。在中国盗墓史上,盗墓贼常会干这样的事情,如孙殿英盗清定东陵时,便把慈禧的衣服扒光了;同治皇帝载淳的皇后阿鲁特氏,曾被民国时期的盗墓贼扒光衣服,并遭开肠破肚。

还有,魏王子和那名女子的棺材可能很漂亮,可能被盗墓贼抬走了。如明朝时苏州一带就有盗墓贼专盗棺材和死人身上的送老衣卖,他们把尸体从棺材内拖出来,把尸体的衣服剥光后,再把尸体随便往地上一扔,就算完事了。

魏王子墓中惊现帅哥美女的*,是不是这个原因?当然,这仅是推测,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

● 盗墓贼盗到薄葬墓最扫兴

魏王子墓里没有盗得东西,而真正让刘去失望的是袁盎墓,原来袁盎实行的是薄葬,墓内除了一面辟邪用的镜子外,别无他物,自然让刘去一无所获。

袁盎墓是刘去所盗墓中,离他的年代最近的一座墓,下葬时间应该不长。

袁盎实有其人,在《汉书》上有记载,他是楚人,官至太常,进入了九卿序列,品级应该很高了。袁盎敢于直言进谏,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怨恨,最后被赐死。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死后也无法大操大办,丧事从简。

刘去打开袁盎的墓后,爬进去发现,袁盎连副像样的棺材都没有,棺材是陶瓦做的,即所谓“瓦棺”。而过去常用的葬具是“木棺”,所用木材,最高档是金丝楠木、紫檀,因为紫檀木太珍贵了,贵比金子,所以比较罕见,以楠木棺材为多。一般手头比较拮据的人家,则使用柳木。

袁盎虽然是被赐死的,但不至于连一口柳木棺材也置办不起吧。据此可以推测,袁盎的安葬方式是典型的薄葬了。

而在西汉初年,薄葬一度成为一种时尚,先秦的厚葬之风所造成的浪费,所引发的盗墓曝尸,让后人摇头叹息和心寒。所以,有识之士便率先行动起来,实施“用瓦棺殓常服”的薄葬。如开创“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刘恒,生前便提倡实行薄葬。至于后来从他的霸陵里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盗墓贼最烦遇到这种薄葬,会十分扫兴。如果已知道是薄葬墓了,他们干脆就不去挖,免得白费劲。因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