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等地,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接连成功,并分别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三十二、三十三师……

1929年年底,鄂像边首次党代会和工农兵代表大会相继在根据地隆重召开,为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春节,增添了浓重的喜庆色彩!

就这样,在山花吐蕊,翠鸟清啼的1930年春天,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成立了;三块红色的革命区域连成了一片;三支革命队伍齐心胁力、并肩作战到了一起,他们以更加蓬勃的锐气同敌人展开更加坚强的斗争。

王树声和他的战友们面对这些,怎能不由衷地高兴呢?

第四章打奇仗立奇功英雄捣双城1930年4 月。徐向前住地。

王树声操着浓重的“黄麻调”正在向徐向前副师长请教一些军事上的问题。尽管他说的家乡话徐师长有时听不大懂,在交谈过程中,不时需要借助纸和笔,但两人谈得很投机,很融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徐师长悉心指点,王树声敬慕地认真倾听,仔细揣摩师长的每一句话……

徐向前是在1929年6 月第十一军军长吴光浩赴商南途中遭敌伏击牺牲后由中央派来鄂豫边根据地的,名义上是担任副司令员、副师长,实际上负责全部的军事指挥工作。王树声听说徐师长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参加过广州起义和海陆丰农民大暴动,擅长率兵打仗,满腹韬略。经过短暂相处,他发现徐师长不仅仗打得好,在他的亲自指挥下,红军接连取得了三次反“会剿”的胜利;而且人更好,待人热情,和蔼可亲。碰到徐师长时,他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样,王树声有了一位本领过硬的军事老师。因为他自己土生土长,既不是行伍出身,又没有上过军事院校系统学习兵法运筹和韬略战术。因此,他把徐向前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虚心地向他学习、请教。徐向前呢,也乐于指点这位质朴、作战英勇的部下。他们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一点通。很快,王树声的指挥才干和军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成为徐向前麾下一员奇攻巧打、屡建战功的虎将。

同月,鄂豫皖的三支红军根据中央指示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王树声所在的红十一军三十一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一师。虽然名义上为师,却没有团、营、连编制,实际上只有五个大队,约八百余人。王树声是第一大队队长。第一师师长由副军长徐向前兼任。王树声有了在实实在在的战斗中向徐向前学习的大好机会!

5 月,中原大地硝烟再起,蒋介石同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军阀混战开始了。鄂豫皖边区的敌军纷纷北调,倾巢而出。鄂东只剩下川军郭汝栋的第二十军守卫着一些重点城镇。盘据在根据地内的地方反动民团也大部分龟缩在寨堡里面,不敢轻易贸然外出横行。党组织和红军领导人分析了形势,认为这是一个向外发展的大好时机。于是,红一军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军长许继慎率领,向皖西进发;一路由徐向前副军长率领,向平汉线南段出击。

一听说要向平汉线南段出击,红军干部战士个个欢欣鼓舞。特别是那些手持大刀、梭标的战士,更是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生出两只翅膀来飞到前线去,从敌人手里把枪夺过来武装自己。决心书、请战书像雪片般飞向指挥部。

王树声更是兴奋、激动得连觉都睡不好。

大悟县二郎店。

王树声带领本大队干部战士按照徐师长的指示,正在进行紧张的战前练兵。他们练习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越障跑、夜行军等。没有训练器材,大家就在墙上画个白圈练射击,拣来鹅卵石练投弹,在水沟、断墙旁边练越障碍。整个训练场上,龙腾虎跃、热气朝天。

王树声一会儿纠正这个战士的动作,一会儿拿起刺刀和战士对练,忙得不亦乐乎。

杨家寨车站。

这是徐向前师长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进攻目标。

杨家寨车站是京汉铁路南段的一个小车站,介于广水与花园之间,有敌郭汝栋部两个连驻守。该地离敌大本营较远,周围地形便于隐蔽。红军早把敌人的部署和戒备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

6 月11日,太阳慢慢落入西山之后,在徐师长的亲自指挥下,王树声带领部队响应徐师长“要干脆利落地吃掉敌人,打出红一师的威风来”的号召,急行军四十里,于午夜时分隐蔽地接近了杨家寨。

杨家寨车站冷冷清清,敌人一丝也没有觉察到红军已来到身边。

进攻开始了。王树声对战士们大喊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