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力,像一条毒蛇,时刻威胁着苏区的安全。打死这条毒蛇,犹如敲掉了敌人的一颗门牙,对巩固根据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赵瞎子”也不是平庸之辈,他熟谙排兵布阵和攻守章法:城内城外明碉暗堡林立,堑壕、交通沟密如蛛网,鹿砦、铁丝网星罗棋布,火力发射点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与此相配合的,赵瞎子还在黄安城周围的高地、要冲,都安上了既可互相呼应支援、又可各自为战的大小营盘;同时,在城南桃花镇和城西南的高桥河驻所一团兵力,严密控制通往宋埠、黄陂的交通供应线。赵瞎子以为这样就能确保黄安城万无一失了。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运筹帷幄,既看到了敌人顽固的地方,也看到了赵瞎子布阵防守的许多薄弱环节:其一,敌人虽然兵力多,装备好,但经常遭到我赤卫军的袭扰,又受到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冲击,军心涣散,土气低下;其二,敌人虽工事坚固严密,但从总体布局看,未免过于突出、孤立,犹如孤军深入,难以持久抗衡;其三,断其援敌,绝其粮弹,围困城池,赵瞎子就成了红军的掌中之物,只能束身待毙。

基于这样的分析,总指挥部决定采取“围城打援”战术,围住黄安城,吸引宋埠、麻城、黄陂之敌来援,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听说要攻打黄安,整个黄麻地区男女老少齐动员,支援前线,支援红军。

男的运粮草,抬担架;妇女烧火煮饭,救护伤员;自卫队配合参加作战;儿童团则站岗放哨,宣传鼓动。人们激动地唱着:快来,兄弟姐妹们![霸气 书库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排好队,呼口号,欢送我红军。

攻下黄安城,活捉赵冠英。

……

群众的冲天热情给红军战士极大鼓舞,他们信心百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徐向前总指挥又把关系到整个战役胜负的“打援”重担交给了王树声。

习惯担任主攻的王树声还想请求担任主攻。徐向前深深了解这位智勇兼备的爱将的心理,劝慰他说,打援比攻城任务更重、责任更大,能不能斩断敌人的援兵,是歼灭“赵瞎子”的关键,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呀!

根据总指挥部的部署,首先扫清黄安外围之敌。王树声率领红十一师和黄安独立团协同作战,一路急进,于18、20两日攻下敌人最敏感的动脉通道桃花镇和高桥河,全歼守敌一个整团,首战告捷。与此同时,我十二师和十师三十团也在黄安赤卫军的配合下,于14、20两日,占领重要据点东王家、下陈家,井在城东北和城西部署兵力。

至此,黄安城外围敌人已全部肃清,黄安城成了一座孤城。

黄安城内。赵瞎子师部。

赵瞎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像一只无头苍蝇,在指挥部内团团转,惶恐之下,急忙派出一个团,开城门向南突围,妄图重新占领桃花镇,接上与宋埠援军的联系。

红军怎么会让这个混蛋得逞呢?敌人一出城,就受到我围城的十二师和赤卫军的迎头痛击。敌人多次突围,又多次被红军打回去。赵瞎子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只好龟缩在黄安城死守待援。

粮弹供应线被切断,出城反攻突围又碰壁,赵瞎子军中怨声渐起,军心开始动摇。赵瞎子这个自恃有一套的家伙也心慌了。但他强打精神,故作镇静,为部下打气:“我们有蒋总司令亲自坐镇武汉,有麻城、宋埠援军,坚守就是胜利!

我己请求支援,援军不久就到!“

红十一师所在地。

王树声深感“打援”责任重大。如此大规模的“打援”在他生平还是头一次,而要面对的又将是武器装备良好、人员配备齐全的整团、整旅甚至整个师的敌人。如此严峻的形势,他怎敢掉以轻心!

因此,当十一师攻克桃花镇、高桥河两地后,王树声顾不上休息,立即攀山越岭,观察地形,细研敌情,带领战士连续作战,在高桥和桃镇周围的山头构筑了数道坚固的防线,养精蓄锐,严阵以待。

赵瞎子等待的援军果然出动了。

12月7 日,宋埠之敌发兵两个旅增援黄安。

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王树声心想:敌人重兵压境,来势凶猛、意在决战,倘若与其死打硬拼,伤亡必大,反对我不利。

于是,王树声采取挫其锐气、寻机歼敌的战术,先在桃花镇前沿山头阻击敌人,给敌一定杀伤后,即主动放弃,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