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2/4页)

一纵队司令部驻扎在桐柏县城。然后派兵四出活动,发动群众。但由于桐柏一带,驻有国民党重兵,再加上又临近鄂西北重镇襄樊,故一直活动不开。

王树声在桐柏驻下不久,就同国民党军队在鄂豫交界的双沟交了火。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最后,王树声从大局着眼率部撤出战斗。

一天,侦察员来报告王树声,在唐、白河之间的陈家河,驻有敌军一个团。王树声召开干部会议,大家一致提出吃掉国民党军这个团。夜里,一纵悄悄到了陈家河,前面的部队在行走中,无意中踢了路边的废铁桶,“咣……”

一响,陈家河的敌军惊了,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由于地形于我方不利,战斗打得比较吃力。正酣战的时候,敌从襄樊出动了一个整师向陈家河靠拢。

于是,王树声又率军撤退,此战未能达到全歼守敌的目的。

从襄樊出来的敌整编师赶到陈家河,扑了一个空,于是就顺势在祁仪镇驻扎了下来,修筑防御工事,意图久驻,并监视我军的行动。这对我中原军区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中原军区为此召开会议,决定一纵、二纵乘敌整编师在祁仪镇立足未稳,两纵合攻祁仪镇,歼灭敌军。

在夜色的掩护下,一纵、二纵向祁仪镇发动了进攻。敌军依靠新修建的工事,拼命顽抗。一阵猛烈冲锋,敌一个连被我军包围,缴械投降。

不久,中原军区按中央的部署,分两路向大别山区挺进。

王树声率一纵为一路,通过确山县,越过京汉路, 1945 年底到了河南息县。

息县。王树声正召开干部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

一位旅长说:“我认为我们总像这样跑也不是回事,我们应打一个漂亮仗,解决目前的问题。”

另一位指挥员也说道:“我主张咱们部队东进安徽,接着去山东,同山东部队汇合。”

王树声说:“我们现在人数不多,在桐柏打了几场仗,都未达到目的。

现在同敌人硬拼怕也不是回事。东进安徽固然好,但需要越过几条淮河支流,假如国民党军队在我军渡河途中,前堵后追,空中又用几架飞机炸,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认为还是南下大别山区光山一带。一方面我们有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山区地带,敌大部队也不易进入,小部队来追,我们反可以‘吃’掉它!“

最后争论的结果,仍然是南下光山。

1946年元月初,天气还非常寒冷,池塘里都结着冰,第一纵队广大指战员斗志昂扬,前锋直达光山。

当前头部队向光山县城挺进的时候,与敌一个团遭遇。敌这个团非常狡猾,交手不长时间,就溜了。

接着,一纵轻而易举占了光山县城。不久,王震率二纵赶到。两纵会师于光山,准备放手扩大根据地。

光山的父老乡亲们看到共产党的军队又打回来了,他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军民鱼水情深。

突然,一道放弃光山的命令,由延安传来。全军上下一片愕然,不知道中央为什么要这样作?但上级命令,不容违逆。

原来《停战协定》签订。国民党耍赖,硬说我军攻占光山是在《停战协定》签订后发生的。党中央从大局着想,决定撤出光山。

于是,我一、二纵队的广大指战员,满腔悲愤,告别了光山的乡亲父老,又分为两路,继续南下,打算绕道去苏北,同栗裕的新四军会合。

蒋介石国民党看到了我军的意图,不断调集重兵。当王树声等还未走出光山县境,走到光山的泼陂河时,已难以前行。此时王震的二纵和李先念的中原军区司令部在湖北大悟宣化店,距王树声所在的泼陂河仅九十里,在他们的四周集结了三十万国民党军队,我军处境十分险恶。

从王树声被困于泼陂河到中原突围,他在泼陂河呆了半年的时间。

在这半年中虽然被国民党军队所围困,但他毫无惧色。王树声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同其它解放区同呼吸共命运,拖住了国民党军队十万人,从而缓解了其它解放区压力!在这半年中,王树声时刻不忘训练。他悉心筹划,制定了练兵方案。在练兵过程中,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多种形式,灵活运用。王树声本人同大家一起操练,他教战士练刺杀,练射击,他有时也当学生,从一些优秀战士那里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

在练兵过程中,既增强了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又增强了战士的作战技巧。

此外,王树声又选拔了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指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