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从“开心辞典”看IQ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开心辞典”,以其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如果你也是热心观众的话,不知道你在开心之余,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人面对似乎永远带着甜甜的微笑,却常常用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方式问“确定吗?”三个字的主考官王小丫,能够获得更高的积分,实现更多的家庭梦想呢?

你也许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其一,知识丰富的人;

其二,逻辑分析能力强的人。

这两项都属于智力商数(IQ)的范畴,这样的答案似乎没有什么错误。当然,你可能会补充一条:其三,运气好的人。这同样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还有这样一些人会对自己与小丫的这次“面对面”感到相当满意,甚至是有些得意。即:

其一,善于沟通的人;

其二,善于捕捉非语言信息的人;

其三,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能够面对“镜头”和美女小丫时不至于过分紧张或激动,比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善于沟通的人能够迅速地取得小丫的“偏心”,得到她或表情或语调的间接帮助,甚至于是直接的提示。而善于捕捉非语言信息的人,才不会辜负小丫的这份“情意”,同时还可能会在现场观众身上捕捉到一些有益的信息。上述三项,显然都超出了智商(IQ)的范畴,而属于情绪智商(EQ)的“势力范围”了。

例如:只具备前两个条件的人,在他和小丫“面对面”时,某一道题明明答对了,可小丫考官却一连问上三遍“确定吗?”你说谁能不发毛呢?

而如果具备后面三个条件的人,他可能会用自然的、得体的三言两语,一下子拉近与小丫的距离,博得小丫自觉或不自觉的“偏爱”。这时,一旦他回答错误时,现场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小丫:“确定吗?”

选手看着小丫的表情,试探地说:“确定。”

这个时候,知识面广的选手不仅从小丫的脸上读懂了答案的对错,而且能迅速作出新的判断。而有的选手可能还会进一步试探,因为他只能借此排除一个选择,而不能在剩下的两个备选答案中确定其一。于是,他真诚地凝望着小丫,再次试探着说:“是A?好像是C吧。”

小丫:“你还有两次求助机会。”

此时,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

“恭喜你,完全正确!” 小丫微笑的脸变得更加灿烂。

无疑的,仅仅具备前两项智能的人,一般会因没有发挥出实际水平遗憾而归。而具备后三项智能的人,大都会因自己的超水平发挥而心满意足,尤其会为自己能够获得小丫的帮助而油生欢喜。

由此可见,智商(IQ)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基础,代表了某种可能性。但要把某种可能变成现实,仅有智商(IQ)是不够的。这好比买东西,有钱(物)是必须的。但同样多的钱在不同的人手里,发挥的效用却有着天壤之别。

有知识是一回事,把知识变成“力量”是另一回事。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对思考途径和思维材料的掌握和应用。

从“谁是英雄”看IQ的架构(1)

为什么学习好的孩子总是容易受到尊重和得到夸奖,而体育或绘画等方面好的孩子总是被认为调皮或不务正业?与此相关联的是,为什么人们更容易把目光聚焦在一个人的语言、数理方面的智力上呢?这首先是因为这些智能与人的生存、生活紧密相关。而这种情况长期以来,造成了学校的考试制度、企业的员工录用制度、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都只重视人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致使人们误以为学习好的人就是智商高,学业优秀的人就是人才。这是“上帝”给人类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在此,我们有必要先对智商做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我们不妨从湖南卫视的名牌栏目“谁是英雄”说起。

由“笑星”大兵主持的“谁是英雄”,是一档以“平民英雄”为理念的娱乐节目。许多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借助湖南卫视这个平台,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异于常人的本领。有眼睛*的,有记忆力惊人的,有力大无穷的,可谓无奇不有。常看这个电视节目的人大都会被那些身怀奇技绝活的人所折服。

这个节目,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人类潜能的多元性和无限性,也引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自身潜能的好奇和探索。其实,人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