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说,卫老师,您变化很大。

卫老师笑笑,原来还有幻想,也真的以为自己有罪,现在不了。

回去的路上,达摩问起卫老师的情况。

毛子奇怪地说,你不知道啊?我们省有名的理论家啊,有一段时间,还当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到过延安,南下来的。你到图书馆翻翻五十年代初的报纸杂志,大块大块的文章都是他的。你白跟他认识这么多年啦!

后来,达摩和毛子又单独去过几次,越谈越投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达摩后来对父亲说起卫老师,父亲说,我说怎么就一直没见他来买茶叶了呢。一次达摩和毛子去看卫老师,父亲让达摩带上二两特级香片送给他。

卫老师谢过之后说,我不喝茶的。

达摩问,那为什么当年要买特级香片?

卫老师听了,良久不语,脸上有戚戚之色。达摩不知其间有什么隐情,有些窘迫,刚想将话题引开,卫老师就说了。

卫老师说,五五年,突然就把他抓了,单独监禁,让他交代与胡风的关系,交代反党活动。接着就把他家抄了,抄出几封他给胡风的信的底稿。那信都是解放前几年写的,好像还是抗战时期,当时胡风在桂林办一份刊物,信的内容是投稿,还是探讨理论问题,已经没有印象,反正这就是铁证了。加上一些其他问题,他当然就一垮到底了。坐牢期间,发妻与他离婚,带着两个孩子调到远方,连去向也没告诉他。他说,在那之前,他正是风流倜傥志得意满的时候,不要说自己的夫人,就是周边许多年轻女性,也都将他宠得什么似的,哪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屡屡觉得生不如死。他也听说有人走了这么一条路,只是关押期间,看管很严,找不着下手机会,也没有条件。关了一年多,说要发配到郊县监督劳动。他想,这样自己就有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的机会了。

下去之前,单位里开了一场批斗会为他送行。会场下面坐的,大多数是他的下级,以及他管辖的一些文化艺术单位的人,他们许多曾是他的崇拜者,每次只要他作报告,都可以看见一片热烈得让人感动的眼光,还有发自肺腑的掌声。可那一瞬间,全都跟斗黄世仁一样义愤填膺,口号声此起彼伏,声嘶力竭。他苦笑笑,心里给自己拟了一副挽联:就此可以去了,兹世已无牵挂。

他走出会场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走到他跟前,平静地说:我是某某,话剧团的美工。

他看看她,面熟,但记不起来有过什么交道。

那女性说,早上才知道有这个会,来的路上,给你买了一点茶叶。

说着,就把一听精致的铁罐罐递给他,转身离去。

他说,那一瞬间,他呆在那里,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能说出口,痴痴望着她大踏步远去。押解他的人抢过那听茶叶,迅即打开,将茶叶倒在一张报纸上细细翻看,里面只是茶叶,什么别的都没有。几个人商量了一下,交还给他。

就这样,卫老师带着这一罐茶叶去了一个寂寞凄苦的山乡。

那天晚上,寒夜孤灯,万籁俱寂,一种比牢狱还可怕的寂寥笼罩着他。牢狱里,还能听见狱卒的脚步声或呵斥声。他开始思量如何死法。他想起那个年轻女性送的茶叶。他原来不喝茶,但人家一份浓情,总要品尝一下。打开铁罐,一股超凡脱俗的香气缓缓飘逸出来,那是一种茶香、花香、女人的心香混合而成的一种天香。

他忘情地张开整个胸怀吸入它们,吸到有一种迷醉感。卫老师说,那一刻,他放弃了自绝的想法。

那一罐茶叶他一直没有喝,凄凉时,绝望时,就打开来闻闻。一直到数年后,让他回城当了一个普通中学的地理老师,那一听茶叶一颗都没有动过,只是那让人忘情的香气渐渐淡了。

那听茶叶的铁罐上印着:精制特级香片,陶陶斋。

达摩和毛子问,后来还有没有故事?

卫老师说,回城之后,她听说了,来找过我。这时她已经是右派了,在一家街道缝纫厂做工。她说,没当右派的时候,本来想过,等你回来,和你一起过。现在,就这样吧。我听懂了她的意思。我就说,我已经和你一起过了,我每天闻着你的气息才能入眠。我把那听茶叶拿出来给她看,和当初一样,还是满满的,只是颜色退了一些。她哭了,说这样很好,真的很好,我很满足了。

卫老师说,那次以后,她再也没有来过。卫老师找过她,不知道地方,一直没有找着。

文革开始后的一个傍晚,就是卫老师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