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⒚挥衅鸲啻�*澜,毕竟叶枫的战功摆在那里,图根虽然地位高,但实际上叶枫的地位同样不低,甚至在实质是,叶枫的地位一直都比图根要高,权利也更重,两人位置互换也属正常。

1905年3月12日,东部前线总指挥部在纳尔逊堡成立,前指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原来从彼得斯堡直到马更些河沿岸的绵长防线进行调整,所有部队以师为单位收拢兵力,取消以前那种铺开的面式防守,而是改以重点村镇驻防、扼守交通要道为主。

第141章 必须化被动为主动

1904年3月24日至26日。第二批五万美军也终于跨过美加边境,进入卑诗省南部,美加联军的行动也相继展开,新一轮战争阴云笼罩在加拿大的西部。

3月28日,十万美军分成三路,齐头并进,做出准备分三路进攻阿拉斯加扼守的三个交通要道彼得斯堡、海兰站、纳尔逊堡的态势。

美军行动之后,在加拿大中部埃德蒙顿驻留达两个月之久的四万加拿大军队也终于有了动静,3月29日,四万加拿大军队并没有分兵,而是集结在一起,沿着阿萨巴斯卡河一路北上,目标当然是直指驻守在利亚德堡和辛普森堡的第3集团军防区——马更些河。

“果然是这样,看来美加两国已经达成协议了,十万美军加上二万加拿大军队做为主力,强攻第4集团军的卑诗省北部,而四万加拿大军队负责进攻第3集团军的马更些河防区。”纳尔逊堡前线总指挥部,叶枫、图根等前指的成员正商议敌情,首先说话的却是胡胜龙。

图根手里拿着飞艇侦察回来的情报,也点了点头:“卑诗省即使加上装甲师和炮兵师,我们也只有七八万大军。而美加联军多达十二万,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在马更些河我们还有至少四万人,加拿大军队也只有四万,而且马更些河位于卑诗以北,那里的交通比卑诗省还差,我们扼守利亚德堡和辛普森堡这两个要道,加拿大军队是不可能取得突破的。”

作为总指挥的叶枫却摸着下巴,围着硕大的沙盘地图转起了圈,好半晌才道:“那四万加拿大军队,不是美加联军的重心,他们的任务不是突破我们的马更些河防线,而是牵制,将第3集团军四万人马牵制在那里,这样,在卑诗省,十二万联军,卑诗南部还有原来的近万加拿大驻军,实际上在正面的卑诗战场,他们几乎对我们形成了双倍数量优势。只要第3集团军无法南下增援卑诗,那二倍联军确实有可能攻破我们的防线,如果我们在卑诗战场失利,美加联军完全可以再派一部分军队北上,那时合四万加拿大军队,攻破我们的马更些河防线就要容易多了。”

听了叶枫的分析,图根和胡胜龙、宋智周等人都心里一惊,就算阿拉斯加军队的武器再先进。面对双倍敌军,压力也会非常大,这可不是以前的数千甚至一两万人,而是十数万的兵力,多了六七万的兵力,美加联军在兵力调配上就能游刃有余,而阿拉斯加军队却肯定没有这么轻松。

“幸好美军仍然没有接受教训,他们分成三路进攻,在中路实力最为雄厚,到时加个二万驻扎乔治王子城的加拿大军队,兵力达到了六万,几乎是我们在海兰站兵力的六倍,西路进攻彼得斯堡的只有两万,二比一,这个差距倒还可以承受,不过在纳尔逊堡一带我们有五万人,美军则只有四万人,而且在这里我们拥有坦克、重炮,实际上在这里我们的优势很大,只要我们快速击溃他们的东路进攻部队,那样。我们就可以腾出四五万兵力。”宋智周等人跟着看了看地图,然后有点庆幸的道。

叶枫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有点怀疑的道:“美军不可能对我们的兵力布署完全没有了解,这样做,他们东线实力明显非常薄弱,他们怎么会不知道。”

图根等人也觉得有点奇怪,美国人不可能傻到以为他们四万人就可以进攻数量占优势,而且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纳尔逊堡吧。

叶枫的怀疑很快就得到了美加联军的回应,1905年4月5日,中路军抵达乔治王子城后只休息了一天,便集结全部六万联军出了乔治王子城,向北部的海兰站推进,但美军的行动并不止此,4月12日,经过艰苦跋涉的联军推进到距离海兰站一百公里左右时,突然停顿下来,构筑了简单的工事,竟然作出原地防守的态势,正当叶枫等人有点莫名其妙的时候,东路进攻纳尔逊堡的四万美军突然加快速度,在距离纳尔逊堡八十多公里的地方,沿着利亚德河支流的上游面布置了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与中路军构筑的简易工事不一样,而是挖壕筑堡,沿着河岸修筑了一群堡垒般的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