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加拿大军队的攻势主要集中在北面的纳尔逊河东岸,在中南部的温尼伯湖一带仍然保持以前的兵力配置,强攻纳尔逊河的态势非常明显。既然这样,我们就反过来,他们攻北部,我们攻南部。看看到底谁更快,谁更狠。”

因为温尼伯湖一带水域宽广,除了靠近美国边境线一带河道较窄,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比北面纳尔逊河更好的攻击点了。加拿大在纳尔逊河东岸集中了超过十五万大军,而阿拉斯加在西岸只有第3集团军五万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叶枫并不准备与加拿大军队在纳尔逊河纠缠。他转向图根问道:“第3集团军能不能坚持五天时间。”

图根考虑了一下,然后郑重的道:“最多五天,在五天内,哪怕把第3集团军打光,也会阻止加拿大军队突破我们的防线。”

叶枫点了点头,然后对霍夫曼道:“将所有重炮全部转移到纳尔逊河西岸,协助第3集团军守护西岸防线,必须确保西岸在五天内稳如泰山。”温尼伯湖一带河网纵横,炮兵部队如果用作进攻,在移动上会非常麻烦,实际上就是在进攻上没有多大帮助,与其这样,还不如全部调去协助第3集团军进行防守。图根听说炮兵师调过来,神情也是一松,这样一来,坚守五天的把握就更大了。

最后叶枫看着谢缵泰道:“空军布置已经完成了吗。什么时候可以行动。”

谢缵泰马上答道:“明天。因为西线过来的飞艇和飞机今天晚上才能赶到,但是这一带的机场和飞艇基地都已经修建好了,只要这些飞艇飞机一到,明天就可以展开行动。”

“非常好。”叶枫听了非常高兴:“我们地进攻点就选在南方,温尼伯湖与美国交界的这个地方,加拿大军队在这里布置了五万大军,基本上和我们的第4集团军差不多,三天之内必须将这五万大军打爆。”

实际上,加上装甲师、空军,阿拉斯加军队再次在局部形成了兵力优势,一如原来的几次战争。拥有这样的武装力量,还略占数量优势,如果三天之内不能突破防线,对叶枫来说不啻于是个耻辱。

“明天凌晨准时发起进攻,首先由空军部队对东岸加拿大军队实施两个小时的空中打击,然后由装甲师突前,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三个师随装甲师行动。第十一师负责留守温尼伯防线。我们就和加拿大军队比一比,到底谁先能攻破对方的防线。先攻破防线者才有可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第一、第2集团军要不要动,配合我们的攻势。”图根问了一句。

叶枫考虑了一下道:“没什么意义,给王永胜和梅森发电,只要拉布拉多的加拿大军队不发起进攻,或者南下,他们就不需要动,紧守各自的防线就算完全任务了。”

6月22日傍晚,西线调来的飞艇和飞机抵达温尼伯一带,密密麻麻的遮住了温尼伯已经昏暗的半边天空。而东岸的加拿大军队也有所察觉,他们自然不会全无反应,但是加拿大的空中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他们的反应无非就是努力的架设防空炮。构筑地下工事,其他的他们就只能祈求上帝了。

因为北线压力实在太大了,叶枫不能耽误时间,当天晚上,趁夜将所有参战部队集中起来,在天刚放亮时,一共二百四十多架蚊式飞机打头,二百六十多艘武装飞艇居于高空跟在飞机后面扑向了东岸的加拿大军防线,虽然加拿大军队连夜增加了许多防空武器,也构筑了许多地下工事,但是面对高速低空的飞机,可以高空悬停的飞艇组成的交叉火力,这些防空武器还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就被摧毁了,阿拉斯加方面付出的加起来也不过二十来艘飞艇和飞机的损失,没有了防空武器,一轮就是数百颗的炸弹投下来,就算有地下工事,也让加拿大军队心惊胆勯。

随着天越来越亮,蚊式飞机轮流起飞,在飞艇配合下对能够观察到的加拿大工事,炮台进行密集的轰炸,加拿大仅有的二十余艘飞艇被迫起飞迎敌。其结果可以想像,跟自杀无异。

两个小时之后,已经是早上七点多钟了,随着叶枫一声令下,装甲师开始行动,美国边境到混尼伯湖一带河网是比较稀疏的了,装甲师虽然移动不算很方便,但比在中部湖河纵横的地方却要快得多,不过一个多小时,就在炮兵和飞机、飞艇的掩护下突破加拿大军的炮火封锁,抵达西岸的河边。与对岸的加拿大军队几乎肉眼可见,这条最终汇入温尼伯湖的河流只是条小河,不过三四米宽,坦克可以直接趟过这条河,加拿大军队自然知道坦克的威力,看到五六百辆坦克就要冲过来,剩下的大炮全部朝装甲师倾泄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