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又能够短期之内平息的。如果我们位于唐山境内,或者是隔邻,甚至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一股作气平定江山,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对唐山的乱局并不能作出太多的帮助,我们向同盟会提供武器的事实,相信在座各位都知道了,可是结果呢,同盟会对我们的戒心是不降反增,所以除非我们直接出兵,不然都不可能对唐山有太多帮助。”

刘楚雄点头苦笑道:“出兵也不可能,我们是一个国家,不是唐山本国的一个**团体,出兵即为侵略,与其他国家出兵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唐山不是小国,以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这样一场跨海远征。”

叶文德叹了一口气:“就算我们的军事实力远超唐山,出兵的时机也没有,这种情况下贸然出兵,最后只会引起唐山各大派甚至不少民众的同仇敌忾,以我们不足千四万的人口。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而且还有这么多列强虎视眈眈,我们出兵之日,只怕也就是我们的覆亡之时了。”

“所以,首先排除武力干涉,然后再排除不符合我们阿拉斯加利益的观望政策,就只剩一个选择了,适度插手,保持我们的影响力。”叶枫肯定的道。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很久了,只是一人计穷,他一直找不到最合适的办法,现在这么多人一起分析,采用排除法,剩下的就仅有一途。

叶文德考虑了一下道:“适度插手,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谁上台支持谁,不能有明显的偏帮,否则我们就有可能深陷进这个大漩涡当中无以自拔。”

赫尔曼立即点头道:“不错,这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不管是孙文在台上,还是袁世凯在台上,或者黎元洪,还是黄兴,总之新政府总是会要寻找国际支持的。而与唐山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关联的阿拉斯加无疑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我们来说,与合法的政府接触才能在唐山取得合法的外交地位,反正对于唐山的局势我们帮不了太多,那就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一个国家的身份做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选择。”

叶枫这时突然笑道:“这样做我们其实还是可以帮助到唐山的,能够帮助到唐山的老百姓,那就是移民,只要仍然保有合法的外交地位,以我们的实力,一般人也不会随意招惹我们,所以我们的移民工作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因为唐山的乱局,老百姓的生活会更加艰难,或大或小的战争可能会没有止尽,我们的移民就为他们提供了一条避难的道路,算起来,既帮了唐山百姓,又能为我们的八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补充更多的人口,一举两得。”

叶枫说到这个,在座众人都愣了一下,阿拉斯加的移民并非毫无限制,一般都是根据国内需求来进行移民工作的,如果以叶枫所说,那就表示需要放弃这个原则,只有这样,任何唐山人才可能无限制的移民到阿拉斯加。

“这样一来如何解决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来源问题,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只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岑义是内政部长,最为关心社会问题引发治安等一系列难题的因素。

叶枫摇了摇头道:“唐人安土得迁,这个观念在内地尤其深入人心,不是万不得己他们是不会考虑迁离家乡的,特别是远隔重洋移民到阿拉斯加,所以移民虽有增加,但不会呈爆发式增长,只会逐步增长,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每当唐山发生一次比较惨烈的战争,移民潮就会快速增长一次,何况移民到南洋的也不会少,阿拉斯加气候较为寒冷,这方面对比南洋并不占优势,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是阿拉斯加有大量的唐人,他们到了这里不会像南洋一样要受外国人和当地人的歧视甚至欺压,同时我们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比较高,所以最后估计因战争、赋税等因素被迫移民的唐人中。只有五到六成会来阿拉斯加,何局长,你算算,这样的话,一年下来,阿拉斯加大概需要接收多少新移民。”

叶枫话音一落,大座众人都将目光移向了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何孟祺,何孟祺是移民局长,这个问题他当然最有发言权。

“除开今年的特殊情况,平均一年我们接收移民大概在一百万人左右,其中唐人占六成,当然如果放开限制,数目肯定可以翻番,按照叶部长所言,我们肯定要单独面对唐山放开移民限制,那么一年最少就有160万人,加上唐山大乱,愿意移民的数量本身会有一些增长,保守估计一年在180万人吧。加上这种乱局,各省各自为政,最后很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甚至军阀互相混战,随着战争发生的就会有拉壮丁,加税,强买强卖,毁家流血这样的事情,除去迁往唐山别的地方的人,愿意移民到国外的一年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