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部分 (第1/4页)

快,为了加快机动速度,不让土耳其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最后也只能出动了一个团,还有两个团只能呆在塞浦路斯感受战争氛。

“好了,反正没事干,大家背一背特情,再熟悉一下,免得到时一紧张,忘了个一干二净。若是谁背错了,就将第一个跳下去,错的最多的排的越前头。”田德坤看着左右无事,呵呵笑道。

伞训长,即跳伞教官,在空降旅可不止一个,因为是新成立的兵种,有跳伞经验的不多,所以从成立开始,从连以上都配了专门的伞训官,就算相关级别的连长,营长,在做跳伞训练时,都必须接受伞训官的指导。而平日的特情考核也完全由伞训官负责,同级主官都必须接受考核,这个考核,可是要记录档案的,若军事主官不合格,是要被撤消职务的。而田德坤就是一团的伞训官,而且他也将带领这架飞机上的二十个士兵第一批跳下去。

特情就是空中跳伞时发生的各种危及跳伞员生命的意外情况,比如说,主伞不开,空中和别人的伞插在一起,落地时挂在树上……等等。

如果离机后身体翻滚,开手开脚,就可能导致伞绳挂住身体的某一部分。哪怕是一根伞绳缠住了一条腿,开伞冲击力都会把你的那条腿拉成粉碎性骨折——想想看,当你以每秒50米的速度下降时,要把你猛地拉住会有多大力量?

田德坤这样一说,贺振云也来了兴趣,就像平时考核一样,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摇头晃脑,嘴里念念有词:

如果你在别人正上方20米的距离内通过,就会出现双伞交替失效,俩人交替下坠的恐怖情况……

如果你着陆时挂在了楼上,那么你再次下落时,就等于赤手空拳跳楼……

如果你在空中遇到上升气流,不降反升;

如果地面风速高,一落地就发生拖拉现象;

如果……

“长官,考核时有八大类百余种特情,而伊斯肯德伦一带的地形不可能像国内一样熟悉,万一碰到一种特情怎么办。”丁成梁却是越背越心虚,也顾不得他可是一个排长了,忍不住问田德坤道。

“你背的那些东西,不就是教你怎么处置各种特情么?”田德坤道。

“要是在100米的低空两伞相插,还有时间开备份伞吗?”丁成梁犹豫了一下问道。

“只要有1米都要打开备份伞,不要想有没有时间!”田德坤不只是对着丁成梁说,而是朝着所有士兵大声说道。

伊斯肯德伦港自从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地位不断下降,地位远比不上从前,不过对于土耳其,甚至中东一带来说,这里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土耳其联系原中东领地的一个重要通道,随着中东,阿拉伯半岛的许多领地被英国占领,伊斯肯德伦的战略地位又有所上升,一战开始以来,这里的军队从来没有低过一万人以上。

于米特和吕亚都来自于土耳其黑海沿岸的巴夫拉,而且还是老乡,欧战开始后随着土耳其扩军入伍的,但他们应该庆幸,他们一直没有上过前线,从入伍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来到了伊斯肯德伦驻守,后来数次调兵到巴格达,巴勒斯坦,再到前段时间调兵到叙利亚和阿达纳,却一直没有抽调他们所在的第七师。

长久时间下来,并没有直切的感受到战争的威胁,使得驻守伊斯肯德伦的部队都有些松懈,只有几个月前阿拉斯加哈城号航母如入无人之境的突入这里,摧毁了伊斯肯德伦湾一带的土耳其舰队时,伊斯肯德伦才进入了高度戒备,但此后几月,阿拉斯加人却从没有来过了,这里又是风平浪静,这种戒备虽然没有取消,但士兵们心里难免还是有所放松。

几天前,几次突发事件,再次让他们绷紧了神经,虽然随后弄清楚了这几天不断从伊斯肯德伦涌上岸的有如难民一般的人群是被塞浦路斯的阿拉斯加军队强行驱逐的土耳其族居民,并不是阿拉斯加军队强行登陆。

但每天不是白天就是半夜,总有这样的难民靠近海岸,倒是让于米特和吕亚等人叫苦不堪,连觉都睡不好,谁知道是不是阿拉斯加人的诡计,就算知道半夜要求上岸的大概还是那些难民,他们也不得不起来戒备。

一早起来做了祈祷,于米特和吕亚才去拿了早餐,就是一块面包,一边咬着面包,于米特一边打着哈欠抱怨:“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塞浦路斯有多少土耳其同胞,难道都被阿拉期加人驱逐了吗。”

吕亚抓着那块面包却像是不舍得吃一样,只一小口一小口的撕下来,慢慢咀嚼,听了于米特的话摇了摇头道:“大概有几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