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部分 (第1/4页)

俄军占据这两座山峰也便于对阿军阵地观察,对阿军兵力调动和作战意图等有着极大的威胁。俄国人占据阿尔泰山口构筑要塞后,也在这两座山峰上构筑了坚固的炮台,对要塞形成了严实的保护,同时也取了一个名字,南面的叫铁锤峰,北面更靠近十佐领的叫镰刀峰,象征着俄共的基础——工人和农民。

无论是阿军或是俄军显然都意识到铁锤峰和镰刀峰的重要性,这里是国防军必攻之地,也同样是俄军的死守之地。身为南路攻坚的指挥官,朗。帕多早在将指挥部前置时,就决定首攻目标为这两座山峰。

北面较小一些的镰刀峰标高393米,铁锤峰标高452米。两座山峰都地势险要,其形巍峨,尖锐如锥,山岩层层相重而崛起,由远处望去,好像两虎对面负隅而据之。

刺目的阳光下,俄第3集团军第十七师师长吉诺沃夫离开深入山体的钢混掩蔽所,站到掩蔽所前的防护沙袋后,神情凝重的俯视着前方。

第十七师驻守的镰刀峰从东南可以看到阿军的进攻准备,并直接威胁阿军主力侧翼安全,当接到阿军越过克穆齐克河,出现在山岭平原前的消息后,吉诺沃夫就肯定了阿军会将第一战选择在这里。

尽管集团军司令部除了增加十二门火炮外,还派出最出色的工兵专家,库利奇司令指挥加固工事,消灭死角,但看着眼前几乎被阿拉斯加空军荑平数尺的防御阵地,吉诺沃夫心中不禁涌起些许忧虑。

地面战役的打响随着阿军第8集团军重炮旅的32门龙式攻城臼炮首先开火为信号,加农炮一团和第12集团军重炮旅也同时加入了其中。

这可能是西伯利亚有史最大规模的攻城炮集中轰击,炮击的瞬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画卷是一幅将神奇、壮美和震撼力融为一体的泼墨。

其中最壮观的场面要数四个小时后大他们山顶侧方响起的炮声,出乎俄军意料之外的从他们侧后方响起的。

四门龙式加强型臼炮所大阵地射击时的瞬间,戴着防护耳塞的炮手们俯伏在用混凝土烧筑固定的炮基后方,接到命令的瞬间用力的拉动了炮绳,却仍然被震得耳膜发胀。

29日凌晨六时,空军集群轰炸的巨响震撼了整个镰刀峰。到十时,36门攻城炮的巨响则几乎震动整个阿尔泰山。

36门攻城臼炮发射的32枚普通炮弹和4枚重型混凝土破障炮弹在空中划着弧线发出似火车鸣笛般的呼啸声,朝着镰刀峰飞去,15——20秒钟后纷纷命中目标。

因为山峰较高,山前平原上的阿军重炮威胁要小一些,最大的威胁来自后方阿军山顶炮台上发射的四枚混凝土破障炮,破障弹爆炸时尘土、碎片和硝烟形成巨大的圆锥形。巨大的烟柱夹着从拳头到磨盘大的石块一起升起,就像一棵巨树突然升入天空,随后再垮倒下来,像钟表一样有规律从东北正面开始在不同方向隔几分钟都有这种幻想中的巨树升起,接着如魔鬼嘶吼声一般可怕的爆炸吼声响彻在整个镰刀峰,原本认为坚不可摧的工事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

沙俄炮兵科班出身的第六团团长埃列亚耶夫在炮击中显得沉着老练,在空中传来如火车鸣笛般的嘶吼声时,在检查工事的他就立即卧倒在地,迅速依在巨大的石块后当做临时掩体,同时异常冷静地作出判断,弹头飞行呼啸中夹杂着爆炸声,肯定是地面炮击而不是四个小时来的空中轰炸。

此刻密集爆炸所产生的硝烟很刺鼻,又睁不开眼,如果贸然奔出,是难以从弹片的层层穿射中安全通过的。曾经以学兵的身份参加过日俄战争,参加过旅顺攻城战的他,点燃了一支香烟大口大口吸着,一动不动在那里趴着,静静的等待着死神的裁决。

弹片夹杂着碎石像无把飞刀利刃漫天狂舞,竟没有伤到他一根毫毛。他的眼睛甚至看到炸飞的如半个卡车般大小的永备工事顶石壁在自己的头顶上拖着巨大的啸声掠过。终于他熬过那漫长的恐怖,待爆炸声刚一转稀疏,埃列亚维耶夫便像兔子一样窜出,撒腿狂奔,扑向深入山体的防炮洞洞口。此时这黑暗阴湿的山洞却是最美好的天堂,而洞外的此时仍然是一个活地狱。

而第十师师长吉诺沃夫则还在经历战场上生与死的另一种考验,在炮弹飞来的瞬间,听到空中炮弹啸声的他几乎也是立即扑倒在地,未等他从震人心神的火车般的嘶吼声中回过神来,一发炮弹就将他所在山腰炸飞出房间大小的一个缺品,而趴在地上的吉诺沃夫也亦身负重伤,大腿股骨严重骨折,左小腿被炮弹炸去一截,左臂内侧肌肉切开,动脉断裂,喷血不止,左胸侧肌肉被狠狠剜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