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部分 (第1/4页)

接到从叙利亚传来的急报后,叶枫紧急召集了高尔察克,勒布雷,图根,蔡锷等人开会,得知英国驻巴士拉军队直接出兵后,让大家都有些吃惊,只是大家都很难确定这个动作到底是试探还是英国人真得准备采用正式的强硬手段来表体现他们对阿拉斯加在阿拉伯的渗透的反对意图。

勒布雷点了点头,认同高尔察克的分析。

“绝对是试探,虽然这一年来,英国人在波斯湾地区增兵,但幅度并不大,他们在阿拉伯的总兵力仍然没有多少增加,这种情况下,绝不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他们也只是想看看我们对此会做何种反应罢了,若我们软下去,他们也达到了目的,以后再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可能仍会采取这种手段,那样我们在阿拉伯的商务行动只怕就会夭折了。若我们也态度强硬,则可以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真正打算,那样他们也可以确定我们对阿拉伯的行动有多么看重,这种情况下,必然促成英国在阿拉伯进一步加快兵力布置,让他们提早做好战争准备,眼下的情况,就算双方同时增兵,他们也比我们容易的多,我们在东西非的通道可还没影呢,通过地中海增兵则可能同时遭到英法美的反对。”

图根这时道:“是啊,明知道他们是试探,可我们的反应很不好做,软不得但硬也不合适,说到底还在于英国人的底蕴,他们比我们更容易完成兵力部署,而我们现在却还只能寄希望于不知道最后到底能否成功的东西非通道,这就是差距。”

“也许这次我们只能退让一步,等待东西非通道打通之后,再直接在阿拉伯打一仗,一决胜负,直接夺了波斯湾那个时候,失去的鲁迈拉油田还是会回到我们手里”这次说话的是蔡锷。

叶枫考虑了一下,摇头道:“软不得,这一软,那我们此前的努力就会白费,伊本。沙特,北也门这些好不容易建立的影响也会消失殆尽,他们会怀疑我们的实力,丧失对我们的信心,那样损失会更大。到时就算英国人准备不够充分,打起来我们少了当阿拉伯人的支应,胜算也会减少。”

“这可真是有些难了,这是谁出的主意,还真是拿捏住了我们的命门”勒布雷颇有些郁闷的道。

叶枫脑海里闪过一个人名,不过也只是猜测罢了,英国其实也并不止丘吉尔一个聪明人,只是后世的丘吉尔赶上了好时候,成就了盛名,说他是英国唯一厉害的人物倒是不见得。鲍德温这个现任首相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这个主意弄不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也难说。

“外交交涉是肯定不会出什么成果了,应对此事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全面退让收缩我们在阿拉伯的行动,此前的努力白费心机,第二选择就是采取强硬手段,伊拉克算是半独立国家我们不好怎么样,巴士拉也远了点,但外约旦,苏伊士运河,巴勒斯坦,埃及我们却都是可以威胁到的,以牙还牙让英国人自动退让,让沙特,北也门等几个好不容易拉来的盟友看到我们的决心和实力。当然这么做的结果就是阿英战争的发生肯定会成为必然,且规模可能会比想像的大,双方准备会相对充分,胜负也更难确定了自然也等于增加了风险。”图根想了一下道。

叶枫点了点头,对图根道:“那么,杰夫,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图根呵呵笑道:“我是军人,当然喜欢强硬点的手段。”

叶枫闻言也不由轻笑,又看向勒布雷三锷道:“雅克,松坡,亚历山大,你们呢,认为应该是软还是硬”

蔡锷微笑道:“按图帅的说法,我也是军人,当然更喜欢强硬手段”

高尔察克也笑道:“我虽不是现役军人了,但也是军人出身,自然不会退缩”

勒布雷却是细细考虑了一番才道:“你们四个全都是军人出身,我是纯粹的文职,不过我虽不是军人,这一次我还是赞成强硬的手段,自从占据叙利亚以来,直到现在已经六七年,我们才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扩大在阿拉伯的影响,在沙特与北也门取得了良好开端,并将影响力延伸到了波斯湾及红海,此次退让,一切付诸流水,太不划算了,而且我们既然肯定英国人这次只是试探,就算我们强硬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就在这一次开战,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叶枫最后也点了点头道:“不错,我也是这么看的,至于因此可能让英国人从现在开始大肆增兵做好打大仗的准备,那是以后的事情,他们增兵不代表他们就愿意打,就能打赢,到时说不定还会有其他情况出现呢。先保住我们的既得利益才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大家统一意见后,图根问道:“决定了用强硬手段,不过这个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