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部分 (第1/4页)

兑,那其他银行自保都来不及,也不可能再过多的调动资金去支援其他银行,不过除此之外,想要解决眼前的挤兑危机可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难道眼看着经过整合后的银行金融系统也不得不崩溃”

席尔瓦和毛向方互相看了一眼,好半天席尔瓦才道:“总统,我们两人方才倒是商量了一下,有两个办法,一是让挤兑严重的银行以清查资产的名义宣布停业,当然时间不能太长,最多就是十天之内,这样可以让各银行省出十天时间筹集更多资金。第二个嘛,就是现在开始终止天劫计划,我们算了一下,现在平仓的话,最少有三百亿资金的收益回笼,然后借支给各银行,足以让银行系统撑过挤兑潮。只是按照现在的股价,我们现在平仓,无形中要减少许多收益,若是能坚持到合约到期时段再平仓,估计最少可以使这个纯收益达到四百亿以上。当然好处是这笔资金除了几十亿本金,其他全是额处收入,动用这笔资金不会对我们的其他项目和计划造成任何影响。”

叶枫闭目沉思,在心中权衡利弊,最后叹了一口气,毅然道:“第一个方案不可取,如果银行停业,无形中就是告诉我们的国民,银行系统靠不住,那样只会进一步加大恐慌的传播,也会让国民彻底失去抵抗这场经济危机的信心,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还是用第二个方案吧,少赚点就少赚点,只要让我们自己的损失减轻一些,实际上仍然等于多赚了。平仓吧,通知韦斯勒、岑义等人,从明天开始陆续平仓,然后让史密斯尽可能保密的迅速将资金调回国内”

席尔瓦和毛向方显然也是更倾向采用这一方案的,毕竟这笔钱调回来,除了本金,起码超过两三百亿是额处收入,动用这样的资金不会有什么麻烦。最大的麻烦还在于如何将这样庞大的资金快速抽回国内,不过想来史密斯布局这么久,这样的问题,他会有办法的,也不需要一下子集中抽回,每天收回一部分,分一个月都没有问题,毕竟只要每天有一定资金接续到国内应付住挤兑潮就行。

……

阿拉斯加有一个美洲银行,其实美国同样有一个美洲银行,阿拉斯加的美洲银行是控制在德马雷的鲍尔集团和贺林昌的阿美石油公司这两大加拿大地区经济巨头手里,加上美洲银行在哈利法克斯银行时期攒下的底蕴,实力也算雄厚,但相比美国的美洲银行,实力相差却还相当的大。

美国的美洲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他控制在美国一个大财团的手里,这个大财团与阿拉斯加的加拿大财团一样,是一个相当松散的财团,即加利福尼利亚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国算是新兴财团,在放在阿拉斯加来说,足可称为老牌财团了,其底蕴和实力虽然不可能与黄金城财团相比,但绝对不会弱于阿拉斯加其他财团。

不过现在的加利福尼亚财团并非固定的称呼,真正的加州财团实际上是在二战之后才真正形成的。现在的加州财团在美国基本上是一个笼统的称呼,泛指根基处于加州一带的几家大型资本集团。

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历史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

而此时的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虽然算是雄厚,但相比梅隆,洛克菲勒和摩根行财团,还是要弱小许多,主要商业银行就只有美洲银行。

美国的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在几个月之前刚刚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

从美洲银行创办以前堪称疯狂的发展速度就知道,其发展肯定具备了相当的投机性能,否则在资本主义体系远较阿拉斯加成熟的美国,这样一家成立二十多年的银行想一下子成为美国最大银行之一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

说投机,其实已经很明显了,美洲银行其实就是美国股市投机的主力之一。

随着24日和29日两次暴跌,美洲银行的损失极为惨重,不过有加利福尼亚财团支撑,他们却还勉强维持运营,不致倒闭。

不过这一切也将成为历史,就在这两天,银行老板基安尼尼的头已经大了。

一批加起来有数十份,统共加在一起将近两亿美元的卖空合约平仓,十倍杠杆就是二十亿,美洲银行除了利息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