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部分 (第1/4页)

以这个计划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确定下来。

最终这三年多来的军工订单,凡是预备放到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等几大舰队服役的新军舰,都只能放在了哈城等现有三大船厂,甚至还不得不分流部分巡洋舰和驱逐舰订单先放在太平洋沿岸船厂。

哈城船厂以航母和大型补给船为主,魁北克船厂以巡洋舰为主,兼顾了小型航母,而钱纳尔巴斯克船厂则主要以驱逐舰和潜艇为主。任务都是极为繁重。三大船厂这三年几乎都少有新接商船订单,全力以赴赶造军舰。

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三大船厂的技术实力和建造能力了,特别是任务最重的哈城船厂,三年前下的航母和战列舰订单,哈城船厂几乎已经都已经建造完工或接近完工了,并不比太平洋各大船厂慢上多少,其中耶洛奈夫号超级战列舰是最早完工的,此后包括新西伯利亚号和道森号航母都已经竣工,正在海试,即将加入地中海舰队服役,而温尼伯号则是数艘航母中最早竣工的,已经在前往西北非舰队会合的路途之中了。

第649章 去南线

只是如此一来,对这四艘苏联航母的处理现在看上去似乎成为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

现在两国交战,基本上来自苏联的军工订单只要还没有交货的都不可能交得出去了。包括这四艘航母,阿拉斯加也不可能一边跟人打仗,还一边给人家制造航母,就算阿拉斯加人愿意交,苏联人愿意收货才怪。

四艘苏联航母都是同标准的,以原费城号为蓝本,苏联人提交的设计图有一小部分更改,标准排水量为3300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0000吨,事实上与阿拉斯加的阿瓦琴级吨位相差无几了。当然内部的设施和装备远比不上温尼伯号这样正宗的阿瓦琴级航母。

现在这四艘航母已经处于停工状态,船厂已经数次打报告给后勤装备部和海军司令部,就这四艘航母的问题进行交涉,毕竟哈城船厂做为阿拉斯加在大西洋一带最大的船厂,现在全球正大造军舰、包括商船,就算再减少其他订单,已经接下的订单也还有许多,四艘航母占着船坞又不能开工,对船厂的效益影响非常大。

对于这件事情,叶枫自然是知晓的,其实现在苏联那边的订单基本都已经在战前交付出去了,钱也早收回来了,只有这四艘航母是例外,当然还包括本应配备的舰载机和相关设备,但那些倒是问题不大,阿拉斯加自己也是可以用的,但航母就成问题了,这种航母严格来说已经属于在阿拉斯加将要淘汰的航母类型,编入自己的海军服役作用倒不是完全不行,但与每年的维护费用算起来,实在划不来,还不如多建几艘较小的千岛级航母有用的多,毕竟技术上要先进很多。

叶枫背着手,微仰着头看着眼前这四般雄壮无比的航母,默立良久,最后扭头看着邓远强道:“远强,对这四艘航母你怎么看?”

邓远强考虑了一下道:“无非是两个办法,其一是按原设计建造完工,然后再卖给其他国家,相信以眼下世界的形势来看,这四艘航母绝对有人要,即便英美等国,只要我们愿卖,相信他们也不会拒绝。实在不行,我们自己用也是可以的。其二就是改装,严格来说,这艘航母与我们的阿瓦琴级在框架外型上来说区别不算太大了,吨位也差不多,区别关键在于一些内部装备,还有部分装甲、火炮方向的细节,苏联人偏爱在航母上装大炮,而我们则尽量在航母上取消大炮以节省空间,另外动力装备相比阿瓦琴级也略有不及,所以改装还是完全可以的,只是要多花上一些钱和时间,但如此一来,这四艘航母完工后加入我们自己的舰队服役就完全没有问题了,相比新建四艘航母还要划算得多。”

叶枫闻言看向一旁的船厂总工程师马里奥,似乎在印证邓远强所说的话,一脸大胡子的马里奥可是哈城船厂的开厂功臣了,从建厂时起从安克雷奇船厂调来,就一直担任总工程师,还是阿拉斯加工程院的院士,绝对的资深人士。

马里奥马上点头道:“邓将军说的不错,这四艘航母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说,并不算落后,事实上除了英美两国的最新航母外,能超过这四艘航母的不多,继续建造完毕再换一个国家出售,仍然会很抢手。至于改装嘛,麻烦是有一点,但主要集中在动力和防护装甲,其他的火炮拆除都很简单,而内部设备包括火控系统,导航、雷达等系统都不算麻烦,只要将原计划装备的普通设备换成我们需要的最先进的设备就可以了,估计多花上半年的时间,大约20的费用,就可以让这四艘航母比肩温尼伯号了。编入我们自己的舰队服役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