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部分 (第1/4页)

“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苏军用番号迷惑了我们,我一直有些奇怪,在切尔卡尔这第一道防线还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苏军为何要从一开始就在马卡特这个第二道防线布置十五万以上的大军?这不是分散兵力吗,若两道防线的军队集中在一起防守切尔卡尔一线,岂不是更有把握抵挡我们的进攻,只有守住切尔卡尔,马卡特又何忧之有。就算没有守住切尔卡尔,他们也可以到坚持不住时撤退到马卡特建立第二道防线,根本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在目前还算是后方的马卡特防线摆上那么多兵力。”李明泽道。

“司令的意思是,这超出的十万余大军很可能是来自马卡特?那岂非表示,在马卡特一线,也许苏军并没有十五万大军之多,很可能是广布番号,大建军营伪装的,实际上这里最多只有五万大军,其他的大军从一开始就跟伏尔加河主力秘密从某处运动到了伊尔吉兹以北?”金炳腾道。

赫马克这时也大为点头:“不错,司令这个猜测也大有可能,相比之下,这个可能性可能更高一些,毕竟伏尔加河来的主力如果从一开始就有二十万,那从他们调动时起,我们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发觉不了。很可能就是他们进入西哈萨克后,朱可夫利用西哈萨克军队的频繁调动,将马卡特军队慢慢的移走了。而至于伊尔吉兹的苏军可能并没有超过十余万人达到二十万人的猜测可能性倒是最小的,他们的行动要力求保密,如果没有这么多军队,他们不可能再多费手脚,冒着更高的暴露风险建立不必要的营地。他们之所以建立这么多营地,只能表示他们必须要有这么多营地,才能容纳这么一支大军。”

“这一点我也不怀疑,我甚至怀疑这支大军的数量可能还要超过二十万人,毕竟B17中队越到后面的电报,所发现的敌军营地越多,而现在他们甚至还没有把那一片侦察完毕。最终的结果只怕很让人揪心啊。”李明泽道。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这支大军的存在,对我们的威胁实在太大了,我们就算无法消灭他们,现在也必须抽调军队拖住他们。”金炳腾皱着眉头仔细察看起了地图。

“现在他们位于伊尔吉兹以北,从这里他们有三个进攻方向,最有可能的就是打算攻打伊尔吉兹,然后从这里他们到西南可以威胁到我军攻打切尔卡尔的大军后背,给切尔卡尔解围,也有可能直接南下攻打阿斯塔纳,现在我们在阿斯塔纳及卡扎林斯克的军队都不多,如果被他们攻占这里,也等于与切尔卡尔的军队对我第四方面军主力进行了合围。”金炳腾一边看一边猜测道。

赫马克想了一下却摇了摇头道:“不,我倒是认为这个可能性不高,依B17传来的情报分析,这支部队已经建立了营地,那么就表示他们到达这里并非只有几个小时,至少也超过一天,有这个时间,他们完全有能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伊尔吉兹,我们在伊尔吉兹的军队总数不超过两万人,而他们却是十几二十万,他们没有理由还多此一举藏在树林中建立营地。”

李明泽也点了点头道:“不错,而且你们想一想,就算他们拿下伊尔吉兹又怎么样,如果他们要解决切尔卡尔之围,这样一支大军直接调到切尔卡尔就能保住这个地方,何用多此一举,偷偷摸摸的藏到伊尔吉兹一带?如果他们要攻打阿斯塔纳和卡扎林斯克,我们大军在切尔卡尔一带,阿斯塔纳一带只有两个师兵,凭他们的实力,想要拿下这里截断我们与中亚战区的联系当然没有问题,但他们加上切尔卡尔的兵力也并不足以包围我们,最多也就是形成一种僵持,而且他们的包围持续不了多久,也根本不能彻底断绝我们与中亚战区的联系,因为我们现在的情况与当初苏军的情况不同,在阿斯塔纳以东的希姆肯特、克孜勒奥尔达、江布尔地区我中亚战区有近百万大军,对中亚苏军有绝对兵力优势,所以就算这支多达二十多万的苏军拿下阿斯塔纳和卡扎林斯克,中亚战区也随时有能力抽调五六十万大军来攻击他们的后背,他们只会陷入我们的反包围,这是自寻死路。”

“那么就还有两个方向最有可能”金炳腾又道:“即他们出现在伊尔吉兹以北,并非以伊尔吉兹为目标,只是需要那一带的树林做为掩护罢了,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通过图尔盖河谷,就像我们当初通过图尔盖河谷抵达这里一样,他们也可以沿河谷东进,攻打阿尔马雷克,甚至偷袭卡拉干达、阿克莫拉。另外他们也可能直接跨越河谷,攻打热兹卡维甘,不管哪一种方法,只要他们能达到目的,就等于直接楔入了我们哈萨克中央,切入了乌拉尔和中亚战区的中央。如果我们调兵,就势必可能在其他战线产生漏洞,让苏军有机可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