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部分 (第1/4页)

虽然只当了几个月第8集团军参谋长,但从他是第8集团军成立时的第一任参谋长来看,他与朗。帕多都可算是第8集团军最早的创立者之一。所以他在第8集团军的印迹也不是那么容易抹去的。

而另一个习正保,也跟刘颂亭有些相似,只在第8集团军任职了几个月,去年底习正保从第1集团军司令位置上调任贝加尔军区司令,同时兼任了第8集团军司令,不过集团军司令职务在几个月前他接替蔡锷成为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后交给了现任司令库哈斯中将(这次已经晋升上将)。不过他不是第8集团军初创时就在这个集团军服役,加上任职太短,所以虽然他担任过第8集团军的最高指挥官,但论在第8集团军所留下的印迹,只怕还不如刘颂亭。

十二元帅,居然有五个曾在第8集团军担任高级指挥官,其中四个还在第8集团军有着非常深厚的印迹,光是这一点,就值得第8集团军将士为之骄傲了。在名单公布之后,就有第8集团军将士骄傲的宣称第8集团军是阿拉斯加元帅的摇篮。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几个元帅,在这次晋升的十五名大将当中出身1919年以前的第8集团军的也有两人,一个是现在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刘敬文。另外一个则是第四方面军参谋长赫马克(正式职务是贝加尔军区参谋长)。

刘敬文,也是在第8集团军成立时就从别的部队调入担任二十九师师长,1919年晋衔时,是第8集团军晋升的五个中将之一,不过不久也跟李明泽等人一样调到西伯利亚方面军,担任第12集团军参谋长。后来调往总参,直到去年升任副总参谋长,年初兼任国防部副部长。

至于赫马克做为原加拿大军官,没有当过师长、旅长甚至团长之类的一线指挥职务,加入阿拉斯加军队后也一直是做参谋工作的,从团参谋做到师参谋,直到师参谋长,不过1919年晋衔时,他已经调走,严格来说他没有在第8集团军担任过集团军一级的高级指挥官职务。

但光是跟着朗。帕多从加拿大军人身份变成阿拉斯加军人身份,从第8集团军初创时就在第8集团军服役这一点,他绝对可算是出身第8集团军。甚至比李明泽等人还要纯粹,毕竟李明泽等人是在15年第8集团军成立时才从别的部队调入。而赫马克此前跟朗。帕多一样是加拿大军人。在阿拉斯加,他最早就是在第8集团军服役。

第三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年龄,相比1919年晋衔时的青春风暴,这次晋升的元帅大将可称老龄了。

1919晋衔,十四名元帅(含高尔察克)和十名大将,一共二十四人,平均年龄只有47岁,年龄最大的托马森也才不过刚刚六十岁,而且托马森当时是特例,事实上他的年纪超过其他年长将帅最少都有五岁以上。

而最年轻的严石当年不过34岁,别外梁忠诚不过35岁,弗莱彻也不过39岁,即便朗。帕多当年也不过42岁,比这次最年轻的德迈尔也要年轻一岁。另外朗多。查克、谭重德、白雄飞等人也都只有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

何况这些还是大将,要知道当年十四个元帅里面更有四个人连四十岁都不到,首席元帅叶枫当年不过36岁,蔡锷和蒋百里比叶枫只大一岁即37岁,吉姆。梅森则是39岁,另外高尔察克、宋智周、马功成、阿隆索、谢缵泰等人都只有四十多岁。

遥想当年二十四将帅真正是风华正茂,可是再看这一次,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这次十二名元帅,十五名大将,一共二十七人,平均年龄却高达57岁,足足比上一次增加了十岁。

其中最年长的朗。帕多,今年63岁,比上一次堪称特例的托马森还要年长三岁有余,而最年轻的德迈尔,今年43岁,比上一次最年轻的严石年长9岁,其中差距可想而知。

分开来看这个对比就更为强烈了。甚至于他们其中好几个人比1919年元帅当中还在现役的蔡锷、蒋百里和吉姆。梅森三人的年纪还要大。

其中除了朗。帕多外,刘颂亭62岁,陈国清61岁,他们两人按以前的上将衔计算,都已经在超期服役,另外弗莱彻、李明泽都是正好60岁,也进入了原来上将衔的退役界限,可以说他们这次能晋升元帅,也等于延长了他们的军事生命。

剩下的其他人路远成、邓远强是59岁,梁忠诚、吴鹤棋都是56岁,而严石55岁,冯可齐54岁,这就算是年轻了,即便是最年轻的习正保在今年也刚刚好满了50岁,十二个元帅莫说跟上次一样出现三十多岁的元帅,就是四十多岁的都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