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部分 (第1/4页)

闱崴烧剂炝思改谘亲畲蟪鞘锌颇煽死铩�

2月8日,从塞尔加尔东南部出发的44师狂飙急进,一路占领了法属几内亚中部和东部的廷基索河、米洛河、尼日尔河,桑卡拉尼河地区。

2月10日,海军陆战队第9师又和第42师联手杀入了英属塞拉利昂,2月11日占领首府弗里敦。

2月15日,稍事休整,第42师向美国人控制的科里比亚发起了进攻。不过这一次打得兴起的阿拉斯加军队碰上了铁板。

正常来说对利比里亚的进攻应该还要更轻松一些,毕竟这里虽是美国人的地盘,但事实上以前也只是美国人的黑人移民区,美国人在这里经济利益有限,这里一直以来也没有太高的军事战略地位,除了铁矿、云母矿产和一些商业利益外,美国人所能得到的并不多,所以一直不怎么重视,美国人在此也没有常规驻军,利比里亚也是拥有主权地位的国家,而不是美国的殖民地。

不过利比里亚共和国只有不过千余军队,另外就是首都蒙罗维亚港内有一支美国移民组成的自卫军,这种武力防止一下海盗之类的也许可以,面对阿拉斯加这样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实在不够看。

但42师发起攻击后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本来初斯攻势的确很顺利,42师一天时间就急行军一般越过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边境,又快速越过科比里亚西部的洛法河,一直推进到了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城外。

但接下来本以为会很轻松的攻城战展开后,却遭到了坚决抵抗。

不只是利里比亚自己的军队和那些美国移民组成的所谓自卫军,在蒙罗维亚城及圣保罗河一线出现了多达近三万的同盟军。

虽然这支同盟军只有一万余人是由英美法军队组成的主力军,剩下的二万余人全是仆从军。但这已经给42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为近一个月的攻击,阿拉斯加占领了大片英法殖民地了,哪怕驻守一座城市不需要多少兵力,这么大片地方,也让第11集团军的兵力有些不太够用了,这次攻打利比里亚的就只有42师一个师,不过1。5万人,面对三万同盟军自保可以,但想要打下蒙罗维亚,越过保罗河显然就不够用了。

而且幸好同盟国军队中有两万多人都是战斗力低下的仆从军,若全是英法美主力军,弄不好42师还得栽一个大跟斗。

不过现在西北非联指和第11集团军其他部队正在稳定已占领殖民地的局势,在没有彻底稳定这些地方的局势然后交给战斗力较差的西北非领地治安军驻守的情况下,他们暂时是抽不出更多的兵力来帮助42师了。

为了保证不出现更大的意外,林宣成接到第42师师长温显荣少将的报告后,当即命令42师立即回撤到洛法河布置防御工事,等待其他部队稳定占领地局势后前来增援。

不过42师撤退至利比里亚西部的洛法河,同盟军也无力反击,最后同盟军甚至也没有离开圣保罗河和蒙罗维亚,双方就这样在圣保罗河和洛法河之间隔着一条宽有四十余公里的真空区对峙。

加入书签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举报错误章节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第759弥漫世界的战火硝烟时别忘加上本站标识。

第760章 弥漫世界的战火硝烟(二)

虽然西非的攻势陡然受阻,但相比之下,西非的攻势已经算是最顺利的,毕竟短短月余时间连下续占领了毛里塔尼亚、冈比亚、法属几内亚和塞拉利昂四地,整个西非已经基本上处于联合国军队控制之下。而非洲战区同时展开的其他联合国军队虽然攻势也较为顺利,成果也很大,但其他几路集中了非洲战区最多的主力部队。

负责东非战场的第2集团军和日本特遣第三军及半个炮兵师和装甲师集结了近二十万大军,但他们所面对的北为乌干达和肯尼亚,南为北罗得西亚和马拉维,这两处都是英军在非洲最为重视的几块殖民地了,同盟军在这些地方屯集了过半兵力也超过二十余万人,且其中有五万余英军主力。

好在北面有埃塞俄比亚相助,南面有葡萄牙军队和德国提供的少部分军队相助,所以这里的攻势虽然阻力较大,但进展还算喜人。

1月18日,第2集团军与埃塞俄比亚提供的十万主力以南北对进的方式杀入肯尼亚,而日本特遣第三军则在半个装甲师和炮兵师的协助下攻击乌干达。

不得不说日本特遣军装备要差一些,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