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2/4页)

后跳进冰凉的溪水里游泳。他的办公室门口只挂着一个牌子:“蒋经国先生”,那一串炫目的头衔都不要。楼上是一间小办公室,摆着一张破旧书桌。

。 想看书来

蒋专员以当村长为荣(2)

新村是个小“王国”,最高权力机构是“村务自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经国就是村长,副主任委员徐昌麟就是副村长。村务自治指导委员会之下设总务、教育、保育、研究、生产、卫生、体育等组,各组组长为当然委员,协同处理村务。村委会下还设儿童乡公所,是儿童自治的权力机关,它除了具有普通乡公所的组织形式外,还有科学馆、图书馆、艺术馆、史地馆、体育馆、剧场、儿童警察所和实验农场等十八个附属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以下也按当时的“新县制”一样,编组保甲,12人为一甲,10甲为一保,以一幢宿舍为一保,各保每月要举行保民大会一次。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机构都由儿童主管,教师指导、监督。乡公所内分民政、文化、经济警卫等股,均由儿童担任股长,共同行使村务会赋予的职权。儿童乡长每年改选一次,首先由各保提出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再经过一段时间酝酿而后进行选举。最后,由村务委员会批准,公开举行宣誓就职典礼。通过这些当小官的实际工作的锻炼,使儿童不仅学习书本知识,也锻炼了做人做事的本领。

虎岗村公所的小警察格外让人眼热,小家伙们制服笔挺,仪容威武,恪尽职守,像大警察一样厉害。担任小警察是孩子们一件挺荣誉挺好玩的事情,竞争很激烈,不但体格要好,学业成绩也要在乙等以上,每期选120人,集中培训一周,学习警察业务知识,充分认识警察的意义和人格,再经过考核才可以上岗值勤。学生中成绩优异的还可担任所长、副所长和巡警长等职务。每天轮值站岗两小时,负责维持交通秩序,并接引来宾。服务期间,他们进城时往往与大警察互相问好,有的还被邀请到警察局去作客,切磋警务。小警察进城时也挺神气,受到市民的注目与欢迎。

。 想看书来

蒋村长与小村民

村民对蒋经国是熟悉的,知道他是专员,又是村长,村子里数他官大,村子里也数他架子小。在村民的小心眼里,蒋村长既严峻又可亲,常常在他面前撒娇和“告状”,诉说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感受;畅谈他们的“伟大”发现与小小秘密。蒋经国从不摆专员架势,也不当面呵斥人,经常和小村民在别墅里、在赣江旁、在村马路边围成一圈,谈今说古。有时他漫步村里中正路,一经村民发现,都会从教学区或生活区爆发出“村长来了!村长来了!”的呼喊声,并蜂拥到他面前。年纪小的村民拉着、抱着村长,甚至骑在村长的脖子上,打打闹闹,亲热至极。村长这时就成了孩子王,这是小蒋最感受用的时刻。当时儿童乡公所会客厅里,就挂着多幅这些场面的照片。年纪较大的纠缠着他,非要他给讲故事不可,七嘴八舌几乎招架不住,村长只好顺从村民讲开了。最让小村民爱听的,是讲“三禁”方面的传奇故事。蒋村长采用说评书的韵文形式,连讲带表演。“如今乔装打扮卖清汤,轻步悄声抓赌棍,礼帽一除真相现,失魂落魄忙讨饶”的故事,小村民们听得入神,免不了拍手大笑,笑得前俯后仰挤成一团,对村长佩服得五体投地。

村长蒋经国对村民抚爱有加,最反对强迫命令和体罚学生,他告诫工作人员,不准罚跪、饿饭、关禁闭。他严肃指出要尊重儿童人格,所有伤害儿童心灵的做法,都是一种犯罪行为。小村民简直成了虎岗新村的小上帝,谁都不敢得罪他们。

有段时间,正气中学的学生常常在蒋经国面前告发小村民“偷书”事件。这些大孩子也是村民,但他们没有小村民那样受宠,他们对村长说:“蒋校长(兼正气中学校长),你的小村民经常撬开教室门窗,偷走了我们不少书。”

蒋经国总是袒护小村民,轻声微笑地说:“偷书不算偷,求知欲应该得到满足,当然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是不可取的,不过他们年纪小,你们做老大哥的要爱护他们,对他们伸出援助的手来。”

事后他转告副村长、儿童教育家徐昌麟,要在大会上批评这种行为,鼓励村民做一个正直的人,并叮嘱徐副村长每月要列出专款添置图书仪器,充实儿童图书馆,要从多方面满足小村民的求知欲。

但村长也不是毫无原则偏袒小村民,出了大格他也不客气。有一次他可真发火了,当他得知有五个广东来的孤儿,乘躲防空警报之机,溜进农舍偷走一头奶猪,到山顶烧成烤乳猪分食的事情后,神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