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听着高仁的详细描述,陆离对于道术功法,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不再像以前那样茫然。

“除了这术法的分别之外,我们道脉也像武脉那样有两种区分。”

“这个我知道。”陆离很适时的表现了一下自己的聪颖,“武脉有剑修与肉身成圣之分,我们道脉则有外丹和内丹之别。”

“不错。”高仁点了点头。

“这外丹和内丹,其实修炼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外丹之道,便是通过服用各种灵丹来调理自身,走的是炼器、制符、炼丹等等的道路,当他们修到长生第六境的巅峰时,他们便需要制作一种特殊的胚胎。像炼器便是炼制一种法宝,而制符则是制作一枚符宝,炼丹则是炼制一枚丹丸,然后把这件特殊的胚胎吸入体内,以真元结合神识蕴养,将自己所学的一切都化成符文刻进里面,直到其变成金丹,便算是跨入长生第七境的金丹境。”

“而我们内丹之道的修炼者,则并不是如此。……当我们达到长生第六境的巅峰时,我们便要将所学的术法梳理一遍,将这些术法都化成一缕神识,缠绕在一起放在识海里蕴养,直到其形成丹丸时,我们便算是跨入金丹境。虽然看起来我们比外丹之道的修炼者简单,但是实际上我们却是要更加困难一些。不过有付出就有回报,我们走内丹之道的修炼者,实力一般都要比外丹之道的修炼者更强。”

陆离之前只知道武脉修炼者修成金丹的情况,对于其他三脉并不是特别清楚,因为桃华、云天等人都没有提起过,而他也从来不问这些,因此自然缺乏足够的了解了。此刻听到高仁所说之后,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因为陆离发现,武脉修炼者结金丹的情况,和道脉内丹修炼者结金丹的情况有些相似,同样都是将自所学的技巧化为一缕神识。不过稍微不同的是,武脉修炼者所学的内容没有那么驳杂,因为并不需要将这些神识缠绕在一起,他们所需要做的便是将这缕神识不断的凝缩起来,直到变成一颗小珠子,然后才可以放到识海里蕴养。

而根据修炼的功法高低不同,这左后结出的珠子颜色也会有所不同,越是纯净最后结成的金丹就越明亮,所提升的实力就越大。这一点和道脉的内丹修炼者情况又有一些区别,因为内丹修炼者结金丹的情况,是最后缠绕凝缩在一起的神识颜色越艳丽,则最后结出的金丹所能提升的实力越高。

如此一来,陆离就有些苦恼了。

他的体质比较特殊,可以修炼四脉之术。

那么如此一来,他要结的金丹到底是越艳丽越好,还是越透明纯净越好?

他突然无比怀念夏龙胤……

至少被困在碎虚紫玉小秘境里的那位师父,可以帮他解答这个疑虑。

更多到,地址

………【27。 道术】………

四脉的分立,很大程度便是取决于根骨、体质上的不同。

像剑胎根骨的人,他们天生就适合修炼剑诀,这样的人在一些强者的眼里,会散发出一种如利剑般锋芒感,显得异常的锐利。而比剑胎略次一等的剑骨,其根骨有一种金属般的光泽,泛着金铁气息,这样的人一旦可以达到纳剑入体的境界,那么飞剑的威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是一种属于大器晚成的人。

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根骨资质,所以很多宗门的人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人的天赋如何。

而那些没有拥有先天根骨的人,其实本质上还是有一些偏差的。

就像有的人,他们可以感应到天地五行之气,但是他们却是成为了一名剑修,这就注定了他们无法在武脉的道路上走得太过遥远。而有的人,若是修炼武技的话或许成就会高一点,可是他们却偏偏获得了一本道术的引诀功法,这就注定了他们今后的成就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这也就是有些宗门会拒绝前来拜师的弟子的原因。

毕竟一个武脉的宗门,却是有一个修炼佛脉或许成就会比较高的人来拜师,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收下这个弟子的。只不过这个宗门也绝不会告诉对方,他应该去哪里拜师的,谁也不会希望其他门派壮大起来,这已经是修道界的一种通病了。

当然,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看走眼的情况。

例如当年去天剑宗拜师的叶轩。

而陆离如今的问题,便在于,他的根骨是圣鼎之资,四脉的诸多限制在他身上根本就不存在。若是他的真元足够强大的话,他甚至可以一边御剑攻击敌人,一边随手丢出几个法术去攻击对手,让自己的对手疲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