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务坂田介绍具体的情况。 “驻北平的特务机关做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将彻底打击中国人的信心……”坂田的陈述让在座的其他的日本军人个个精神振奋。“我们计划将中国的文化收藏一网打尽。一旦军队进入北平,特务机关将立即接管中国故宫。把故宫的文物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将交给将来成立的傀儡政府,一部分交给满洲国,一部分作为战利品送到日本。” “这样,我们不但在军事上击败了中国,而且,还从文化上彻底打倒、分裂中国。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成了一个文化上的空壳国家,我们的占领计划就会变得很容易。特务机关已经把这个计划列为一级。”坂田兴奋地汇报着。 最后藤野站起来总结性地大声说:“故宫将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已经把这个计划上报军部。这个计划就叫‘猎鹰计划’,要像猎鹰抓住猎物一样,把所有的中国典藏都抓住。” “中国是一个极重文化传承的国家,每一代帝王取得政权,总是将前朝的金石书画、图书典籍封存,以此安定民心,自立为正统。”这时在座的一个日本军人说。 “如果皇军能得到那些文物,则将给中国人的文化自尊心以沉重的打击。将那些文物分散给满洲、蒙古等傀儡国,可以使它们名正言顺。”旁边的军人说。 “请问,如果中国政府把文物都迁走了怎么办?” 藤野胸有成竹地说:“不能让文物离开故宫。我们早就为此拟订了一个计划,并且已经开始行动了。” 时光荏苒,余恩仲的儿子余任道要大学毕业了,这几年舅舅牛得禄在余任道的身上操了不少心,供他上了大学,还帮他娶了媳妇,如今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历史时刻,他将面临怎么样的人生之路呢? 毕业典礼那天是阴天,新建的北大礼堂坐满了人,正举行(1931年)毕业典礼,前十排就坐的都是将要毕业的学子,此时礼堂里响起了送别的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余任道一脸崇拜的表情坐在座位前排,心情激动地聆听着大学者胡适刚才慷慨激昂的毕业演讲。在他心目中,胡适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那种崇拜的神情是从他内心发出的。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不论你是做什么的,学问总是对人有用的。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有了实验室方才作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作研究。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余任道和同学们一起热烈地鼓掌。热烈的气氛中,一个学生跳上讲台,高声地鼓动着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毕业之日,正是国难家仇,风雨欲来的时候。同学们,大家虽然毕了业,可是,我们北大抗敌救亡协会的人,不能就忘了我们的责任和对国家的义务。大家要继续组织学生救护队,募捐物资,还要继续向政府请愿,迅速出兵抗击日寇。”&nbsp&nbsp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大国之藏(3)

这个发言让所有在座的学生不由得热血澎湃,大家纷纷站起来,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自发地组成游行队伍,走出了学校礼堂。夹在学生队伍中的余任道有些木讷,刚才的毕业典礼怎么一下子就成了控诉日本鬼子的暴行、指责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游行了?对这样的政治活动,自己一向不在行,况且自己和眼前的这些同学也不一样,有老婆孩子,还有现成的故宫的差事。这样想着,余任道的脚步不禁犹豫起来。但是这会儿想退出去显然已经是不可能了,余任道被人群裹挟着,一下子推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游行队伍刚一出门,就看见了一排架着机枪的摩托车,拦住了队伍。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余任道也看到了一排排对着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机枪,他看了看身后,同学们一个个簇拥上来,已经没有路可以退却。余任道猛然迎着军警的枪口走上去,这出其不意的举动,让后面的同学紧张地屏住呼吸。余任道的举动,大大出乎军警的意料,只见他挺着胸膛,大踏步地走上前,声泪俱下地大声喊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后面的学生像从梦中苏醒一般,也跟着高喊起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在学生的呼喊声中,军警围着学校转了三圈之后,陆续撤退了。 参加完学校的游行,余任道匆匆地赶回故宫上班。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余任道也选择了文物行业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他现在白天工作,晚上去学校上课,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